全國獨創台語桌遊《雲林好額人》 遊戲中學習本土語言文化

記者林詩涵/雲林報導 2025-09-24 21:07

雲林縣為推動本土文化教育,召集縣內對台語有研究的校長、主任及老師,一同開發全國第一套台語桌遊教具《雲林好額人》/雲縣府提供

雲林縣為推動本土文化教育,縣府召集縣內對台語有研究的校長、主任及老師,一同開發全國第一套台語桌遊教具《雲林好額人》,讓學生從桌遊遊戲中,學習台語及認識地方文化。縣長張麗善表示,這套台語桌遊融合本土語言、地方文史及品德教育元素,遊戲過程充滿趣味性,深獲學生、銀髮族與親子的喜愛。

教育處長邱孝文指出,此套桌遊展現雲林縣20鄉鎮市文化特色,寓教於樂是最接地氣且具娛樂性的遊戲及教學媒介,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台語與認識鄉土文化,此套桌遊已分送至全縣各國民中小學,提供教學使用。

元長國中文須琢校長表示,《雲林好額人》參考傳統大富翁遊戲模式,起點為「北港武德宮財神廟」,環遊雲林縣20鄉鎮,通過遊戲認識雲林各鄉鎮。棋盤印有QR-Code,掃描即可連結至遊戲說明網頁。

此款桌遊教具由元長國中文須琢校長、南陽國小呂彥融主任、水燦林國小施婉茹主任等人共同開發設計,桌遊盒背面印有蔦松國小吳忠勇校長以台語創作的漢詩〈遊馬鳴山公園〉,呈現馬鳴山拱橋意象插圖,讓語言和文化與藝術交融,呈現出具有雲林濃厚鄉土情的美感。

雲林縣為推動本土文化教育,召集縣內對台語有研究的校長、主任及老師,一同開發全國第一套台語桌遊教具《雲林好額人》/雲縣府提供

雲林縣為推動本土文化教育,召集縣內對台語有研究的校長、主任及老師,一同開發全國第一套台語桌遊教具《雲林好額人》/雲縣府提供

遊戲材質方面,以紙張與木質製作,展現環保意識。房屋以可堆疊的木片來呈現,上面印有「厝」字,骰子與角色也皆為木製。玩家角色則設計成雲林代表農產:柚子、西瓜、玉米、花生、蒜頭等,辨識度高又具在地情懷與特色。

桌遊採用教育部公布台灣台語用字撰寫,包括「錢莊」(銀行)、「一千箍」、「五百箍」等鈔票面額,聚焦雲林各鄉鎮文史,如:顏思齊開墾的開臺第一庄是哪個鄉鎮?正確作答,即可獲得獎勵;另融入雲林地標,北港武德宮財神廟、古坑劍湖山主題樂園、西螺果菜市場、虎尾布袋戲館等,創造具地方風味的遊戲體驗。

各項用心的設計,都是希望使用者能從遊戲體驗的過程中,更認識雲林的風情與特色。這一套桌遊的出版,也代表著雲林縣對本土教育的重視與用心,雲林縣近年來的教育發展與創新是有目共睹的,教育是百年大計,更關係著國家人才的培育與國家的未來,雲林投資教育不遺餘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便可以有豐碩的成果。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