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冬季節將至,氣候變化對空氣品質影響明顯。臺南市因地理位置常受季風影響,容易出現空氣品質不佳情形。環保局提醒市民,可透過「臺南市空氣品質監測網」或下載「環境即時通」APP隨時掌握空品資訊,並依照空氣品質指標(AQI)調整生活作息,降低健康風險。
環保局指出,空氣品質指標(AQI)以燈號區分:綠燈(0–50)代表空氣良好,戶外活動不受影響;黃燈(51–100)對大多數人無礙,但敏感族群可能會感受到些微影響;橘燈(101–150)對敏感族群不健康,建議減少戶外活動;紅燈(151–200)則對所有族群皆不健康,建議避免長時間外出。
環保局提醒,當AQI指標達橘燈時,建議外出應配戴口罩,幼童、長者及心血管或呼吸道疾病患者更應謹慎。同時,污染物也可能隨開窗或建築縫隙進入室內;若長時間緊閉門窗,雖能減少外部污染,卻會造成二氧化碳及汙濁物累積,對健康形成負擔。
環保局建議,日常應保持適度通風,避免室內二氧化碳過量;並定期清潔或更換空氣清淨機濾網,維持過濾效果;同時保持室內濕度約55%,以抑制黴菌、塵蟎與細菌滋生,並避免焚香、抽菸或使用薰香等行為,減少室內污染源。
環保局長許仁澤表示,面對秋冬季節的空氣品質挑戰,居家環境管理跟日常防護同樣重要,呼籲市民兩者並重,保障呼吸健康並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