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九月是「國際失智症月」,提醒社會正視失智症議題與長者尊嚴。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失智照護中心於19日舉辦系列活動,結合醫療、社福與警政等跨域資源,設計兼具教育與互動的體驗內容,誠摯邀請市民一同參與,共同守護長者的記憶與安全。
活動內容包括失智症衛教講座、指紋建檔服務及芳香療法體驗,期盼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參與者獲得正確知識,同時學習防走失與日常照護技巧。部桃神經內科王韋翔醫師提醒,失智症患者走失並非單純健忘,而是因記憶力、定向感與情緒調控能力退化所致,常見原因包括忘記回家的路、環境辨識困難,甚至因焦慮或幻覺而突然外出。他建議家屬應加強居家安全設計,使用防走失配件,並建立規律生活與定期回診,以降低風險。
失智照護中心也提醒,若長者不慎走失,家屬應立即報案並提供照片,並可善用協尋單位或社群平台加速尋回。在日常預防上,家屬可協助長輩定期拍照記錄,於衣物縫製聯絡方式,穿著鮮豔衣物,或配戴愛心手鍊與 GPS 定位器,並完成指紋建檔,為安全再添一層保障。
除了安全守護,生活品質的提升同樣重要。失智照護中心個管師陳至潔分享,運用簡單的 DIY 精油可協助提振精神與專注度。白天可選用迷迭香與檸檬,夜晚則建議薰衣草搭配甜橙,達到舒眠放鬆效果。透過芳香療法,不僅能逐漸喚回失智長輩的嗅覺體驗,也讓家庭互動更有溫度,生活中多一些笑容與安心。
部桃失智照護中心強調,當專業醫療結合社區支持,便能建構起溫暖而堅實的照護網絡。這場活動不僅是對失智症的認識,更是一次凝聚社會關懷的行動,期盼能讓每位長者自在且有尊嚴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