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救星變兇手? 微創手術助3旬男告別張口呼吸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5-09-12 12:22

醫生說明。林重鎣

台中一名35歲莊姓廚師,長年受鼻塞、打噴嚏與流鼻水所苦,尤其在高溫廚房工作時症狀更為加劇,不僅影響睡眠,長期張口呼吸也造成喉嚨不適。他自行至藥局購買血管收縮型鼻噴劑使用,卻出現愈噴愈塞的情況,最後就醫確診為鼻中膈彎曲合併肥厚性鼻炎及藥物性鼻炎,經討論後接受微創手術治療,術後鼻塞症狀大幅改善,終於恢復順暢呼吸。

長安醫院耳鼻喉科黃鈺婷醫師指出,患者的鼻塞來自多重因素。首先,鼻中隔嚴重彎曲使鼻腔空間受限;其次,長期過敏導致下鼻甲組織腫大,形成肥厚性鼻炎;最後,因長期依賴血管收縮劑,鼻黏膜血管逐漸失去彈性,進而引發藥物性鼻炎,造成愈噴愈塞的惡性循環。

黃醫師表示,初期先以口服抗組織胺及類固醇鼻噴劑控制過敏,但鼻塞未能完全改善,遂與患者討論後決定進行「鼻中隔彎曲矯正術」合併「雙側下鼻甲微創成形術」。與傳統鼻甲切除手術不同,微創吸絞刀技術具備恢復快、出血少、效果佳等優點,且大幅降低空鼻症等後遺症的風險。

術後一週,患者傷口即已痊癒,兩週後腫脹消退,鼻塞症狀顯著改善,睡眠品質與日常呼吸皆恢復正常。黃鈺婷醫師提醒,即使手術解決了結構性問題,患者仍需持續控制過敏,並於氣候變化或過敏原暴露時,依醫囑規律使用藥物或鼻噴劑,以避免症狀復發。

她也呼籲,台灣因氣候潮濕,過敏性鼻炎盛行,不少民眾習慣自行購買「一噴就通」的血管收縮型鼻噴劑,但若長期使用,容易導致藥物性鼻炎,甚至讓治療型噴劑失去療效。若鼻塞持續超過兩週,建議及早尋求耳鼻喉科專科醫師診斷,找出真正病因,才能有效改善症狀。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