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年調解業務研習會於縣府辦理。
新竹縣114年度調解業務研習會3日上午在縣府舉行,新竹縣縣113年鄉鎮市調解委員共計132人、全年調解件數2423件、成立件數1860件,調解成立比例達76.8%。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到場頒發獎牌給113年度調解行政業務績效考評績優單位及人員,嘉勉委員及員警的付出,同時也感謝委員們的大力協助,使調解業務能順利推展。
陳見賢代表新竹縣長楊文科到場,他稱讚調解委員勞苦功高、工作吃力不討好,卻對減少民眾糾紛、處理爭議案件頗有貢獻,各鄉鎮市狀況不同,例如竹北、竹東、湖口、新豐等鄉鎮人口稠密,調解案件量也較大,而尖石五峰等鄉鎮則是地廣人稀,委員調解糾紛真的須翻山越嶺,十分辛苦。
今年共有9個公所、8個派出所(或分駐所)、30位調解委員及7位警察同仁獲縣長獎表揚,由陳見賢頒獎並嘉許各調解業務人員的執行績效。陳見賢也勉勵各位委員繼續為鄉親努力,共同打造和諧的社會氣氛。
竹北市調解委員陳碧芬此次獲縣長獎表揚,她去年調解案件量為46件,居全縣之冠,她擔任調解委員已有10年資歷,她從經驗分析,調解案件大多為車禍,另有鄰損爭議等,擔任調解工作並不容易,她也善用「暫停一下」等技巧,緩和雙方情緒。陳碧芬擔任調解委員期間也遇過「公親變事主」的困擾,不過她認為,發生糾紛,兩方都容易有情緒,她也學習消化自己的情緒,認為調解成功、兩造取得平衡,就是她的成就感。
竹東調解委員會為113年度調解行政績優的鄉鎮市公所,並獲特優獎,竹東調解委員會主席謝煥龍指出,竹東鎮調解委員會每年收逾600件案件,分為民事與刑事案件,均以車禍占7成,刑事案件另包含妨害名譽、傷害等案,民事則還有土地糾紛、損害賠償等,謝煥龍說,在法律許可的狀況下,只要進入調解會的案件,13名調解委員都會盡力協助民眾,而委員們則各有專精,謝煥龍曾在法院服務30年,其他委員亦有土地代書、警察、教育界人士等背景,他也期盼透過調解委員會的協助,能讓社會氣氛更和諧。
調解案件經法院核定後與判決有同一效力,不僅協助民眾解決糾紛,也大幅度減輕司法單位沉重的案件負擔。今年的研習課程縣府特別邀請新竹地方檢察署許大偉檢察官講授「洗錢防制法與防詐宣導」,讓調解業務人員深入了解調解案件所涉法律爭議,以提昇調解案件成立率,協助鄉親迅速解決紛爭,同時也多向鄉親推廣防詐意識,避免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