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三箭齊發 備戰資金行情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09-03 11:15

9月台股開新局,法人季底作帳行情已正式啟動,加上AI產業市場需求持續創新高,以及美國聯準會(FED)中旬可望降息一碼,三箭齊發將為台股9月引來資金活水,上市櫃市場亦將積極備戰,搶最新一波「資金行情」。

文.張興華 圖.freepik

台股進入9月,外在的美國對等關稅稅率大致底定、對內的大罷免對峙情勢已經劃上句點,而長達兩個月的暑假也已結束,在政經情勢一切就緒的情況下,上市櫃市場也將迎來9月的新氣象。

近10年9月台股跌多漲少

統計近10年來台股的9月行情表現(如表一),發現自104年起至113年的9月台股指數漲跌比例為3比7,即10年來的9月台股行情表現是跌多漲少,雖然同樣是面臨第三季底有投信法人作帳行情的利多題材,但若扣去109年至111年連續3年受新冠疫情非經濟性因素干擾影響,實際上台股9月份的漲跌表現應是3比4差距。

若再與台股先行指標的台積電(2330)股價與台股大盤表現的對照(如表二),在近10年9月的股價漲跌,卻是呈現6比3的漲多跌少局面,其中於106年的月線是收在平盤,而從台積電今年9月的業績表現,市場預估包括AI晶片的需求,以及蘋果2奈米晶片產能全包之下,台積電業績成長動能沒有看衰的跡象,市場對台積電9月的股價表現也是多有期待,況且國安基金迄今仍未退場,對台股大盤台積電股價均上了保險。

台股今年9月有別以往

市場法人分析指出,台股散戶所占比例約近6成,9月正值開學季,許多家庭面臨註冊需要,對投資台股資金有排擠效應,多少會影響到市場資金動能,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第三季台股各月的市場總成交值是呈現逐月遞減的情況,7月份上市櫃公司陸續派發股利到帳,投資機構、法人及投資散戶於股利入帳後,部份資金會轉化成市場資金動能投注股市中,所以第三季的7月資金動能最強,當月總成交值亦最高,隨後則是逐月縮減,而這部份可從台股近5年第三季各月成交總值的變化(如表三)可以獲得印證。

理周投研部表示,今年台股9月表現市場預期將有別於以往,除了有投信法人季底作帳行情可以期待外,AI產業因北美雲端業者Q2財報表現高於市場預期,並且擴大資本支出進行AI基礎建設競賽,也帶動對台股AI供應鏈的供應需求,根據上市櫃公司8月公布的7月合併營收達4.07兆元、月增2.6%、年增3.4%,再創歷史最強7月營收,雖然輸美對等關稅確定為20%+N,但後續上市櫃公司8月整體營收可能因搶貨潮不再而受影響,但若與去年同月比較,整體8月營收至少可以維持年增應不成問題。

Fed降息將為市場注入資金動能

除此,最受市場關注的便是美國聯準會在時隔9個月,即最快可望於9月17日的政策會議上宣佈降息至少1碼,降息的根據源自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任內最後一次出席8月22日在Jackson Hole年會時表示,目前美國勞動市場正處於奇特的平衡,勞動的供需呈現放緩,導致就業市場面臨下行風險,一旦這些風險發生,可能會來得非常迅速。他認為關稅對目前物價造成長期的上行壓力,需要進行謹慎評估。而市場解讀鮑爾前述的談話已明顯出現鴿派轉向,目前市場預期9月降息1碼(25個基點)機率已上升至90%。

針對鮑爾釋出的鴿派談話,現任聯準會理事的沃勒(Chris Waller),被視為明年可望接任鮑爾擔任聯準會主席,他則表態支持9月政策會議降息1碼,並預期未來3至6個月將再進一步降息,以防止勞動市場崩潰。

美股對於聯準會的鴿派轉向,並預期9月中旬可望降息的談話與預測,四大指數均給予正面的回應,22日全部收紅慶祝,並期望藉著聯準會9月降息,能為市場上市企業降低融資成本,並為市場注入資金動能。

Fed降息資金效應隔月最大

理周投研部指出,美國聯準會宣布降息,美元有面臨貶值壓力,將有利於市場資金轉至海外新興市場,以爭取較高的獲利收益,尤其以亞洲股市包含台股在內的比例最高。同時,摩根士丹利亦針對川普政府調高關稅後,重新評估美國經濟可能面臨衰退的風險,並提出聯準會未來將陷於降息循環周期,預估今年年底前聯準會至少降息2次,每次降息幅度1碼。

分析美國聯準會自新冠疫情結束後迄今,共計3次宣布降息,共計降息4碼,對照聯準會最近3次降息與台股的走勢表現,發現3次降息僅去年12月19日宣佈降息的當月台股月線收漲近8%(如表四),且隔月月線也是同步收漲5.3%。若將時間拉長至最近5年內聯準會降息共計5次中,仍然只有1次是宣布降息當月月線收漲,但降息後的隔月月線全都是收漲,顯示聯準會降息對台股市場的資金效應,幾乎都在隔月完全顯現。

台股注入資金動能 三支箭蓄勢待發

綜合以上3支可望為台股注入資金動能的三支箭,除了Fed宣布降息時間訂在17日外,投信作帳行情與台股AI產業供應鏈出貨需求正是進行式,法人預估9月份的市場資金行情值得期待。而從台股8月底以來的盤勢表現分析,隨著投信作帳行情啟動,整體上市櫃盤勢開始轉由投信內資主導,且操作有別於外資,投信法人作帳行情標的多集中火力於中小型的低價股上。

本期封面故事特針對投信法人截至8月29日止的近10日買超前25大排名標的(如表五),從表五中不難發現,投信法人買超前四大且買超數量超過1.4萬餘張以上的標的股,竟有3檔由金融股包辦,其中買超最多者為中信金(2891),臻鼎-KY(4958)排名居次,買超數量也有2萬餘張,其餘依序為國泰金(2882)與富邦金(2881)。

法人悄悄佈局哪些作帳股

表五中投信法人買超前25大標的股中,電子相關個股有12檔最多,但台股中三大權值股台積電(2330)、鴻海(2317)及聯發科(2454)並不在前25大名單之列,其中僅京元電(2449)與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與外資買超的前25大排名標的是重複。表五中其餘投信買超的標的,金融股有6檔、ETF有3檔、網通股2檔、航運與化工股各1檔。

理周投研部強調,從投信自8月底率先佈局買超的標的股特性,除了多為具業績與題材性的中低價位個股外,而這些標的股亦多為主動型基金主要成份股。同時,無論是投信法人或是外資,近來亦積極選擇ETF作為主要的佈局標的,其中外資的買超動作更為突出(如表五),投資人於9月這波法人作帳行情中,亦可跟隨內資與外資法人的佈局策略,從中挑選出適合自己投資屬性的標的股,或是佈局投信與外資選擇具有防禦功能的ETF做為標的,搶搭上9月法人季底作帳的行情列車。

更多精彩內容 就在 [理財周刊1306期] 👈點紅字看更多

【延伸閱讀】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