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緩3個月檢討後還是拍板拆除 台北公館圓環拆除工程9/13動工

地方中心/台北報導 2025-08-27 15:18

(圖/台北市府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處)

位於台北市基隆路、羅斯福路口的公館圓環,是往來台北市中心、景美地區、木柵地區,與新北市新店區、雙和地區時,極重要的交通要道路口。由於該圓環的設計問題,與車流量大…等因素影響,公館圓環近7年來均是北市肇事熱點第1名的路口。對此,台北市長蔣萬安曾於3月25日拍板拆除公館圓環並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預計6月28日起動工,回復成一般正交路型。不過北市府交通管制工程處提出的公館圓環交通改善方案,引起民眾擔憂恐讓當地交通變更糟,讓該處多向交會的路口塞車更嚴重。對此,台北市府雖暫停該工程,並召開公聽會聽取各方意見。不過台北市府今(27)日仍宣布,台北公館圓環拆除工程將於9月13日動工,而公車專用地下道雖仍要填平,但大客車專用道仍會保留。由於公館圓環開拆日逢國中小與大學開學期間,未來該地區交通狀況影響程度仍待觀察。

台北市府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處表示,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長期為台北市交通事故最嚴重路口,已連續7年位居本市交通事故熱點第1名。根據2024年全國CBI(綜合事故發生相對頻率與相對嚴重程度分析指標)評比,該路口更是全國嚴重度最高的路口。另今年最新事故統計顯示,該路口仍是台北市事故熱點之冠,這個路口面臨的事故風險高,急須要改善。

(圖/台北市府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處)

(圖/台北市府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處)

北市交工處指出,基隆路、羅斯福路口屬7岔路口,交通動線複雜,且機車占比高,汽機車於環內交織嚴重。主要事故類型為同向直行擦撞,受限於公館圓環的現地條件,分析造成事故之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直行車彎繞幅度不同」,直行車通過本路口時需繞行中心島,各車輛彎繞幅度不同時易造成擦撞;二是「直行車與左轉車交織」,因環外無法預先選定方向,至環內時直行車與左轉車產生交織,易造成擦撞;三是「左轉停等溢流」,因環內左轉停等空間不足,左轉車溢流至直行車道時影響直行車輛動線,易造成擦撞。

北市交工處表示,本案經專業團隊規劃及分析,將就本路口改造為正交路口,消除圓環多重交織問題,藉由車道配置及號誌控制分離車流,使行車動線簡化,路口更容易辨識、直觀且可預測,並透過縮小路口,讓穿越路口距離大幅縮小、增加行人步行面積,提升通行環境安全與友善度,依本市高機車占比之大型正交路口交通事故統計推估,改善事故潛力達6成以上,該數據亦經專家學者審查認可。雖公車專用地下道因工期及交通紓解考量需填平,但大客車專用道仍會保留,改為平面型式。平面化後現行福和橋及基隆路公車,亦將規劃進入羅斯福路平面公車專用道,除強化公車競爭力外,亦可改善羅斯福路路側車流交織。

(圖/台北市府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處)

(圖/台北市府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處)

另近來接獲外界建議應優先針對現況圓環標線進行改善試辦,北市交工處表示,台北市府亦慎重就所提標線改善方案提送專家學者審查,經比對國外案例,及考量本路口高流量、高機車占比及特性差異,預估標線改善方案改善潛力約僅5~12%。另現場觀察本路口已繪有出口導引線之處,汽機車駕駛之越線率約50%以上,顯示導引線之繪設未能改善本路口車流交織、多車道變換等結構性問題。民團所提標線調整方案立意良好,但改善成效有限,經評估分析,無須試辦。

(圖/台北市府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處)

(圖/台北市府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處)

北市交工處說明,本次「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交通改善工程」將有效解決此路口長期存在的交通安全疑慮,並期望能兼顧交通安全、運行效率與都市景觀。工程預計2025年9月13日凌晨起展開,請用路人持續留意施工相關訊息,另工程期間會有車流較壅塞之情形,建議民眾多利用大眾運輸免去交通壅塞的困擾;若仍需自行開車或騎車時,建議提早出門或提前改道行駛,以免行程延誤。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