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首創「文化領調」 養神豬、做公益「福氣」滿滿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5-08-21 14:52

暑假到文化局美術館,民眾會發現大廳有1隻綵球裝扮的神豬撲滿,左右還張貼2張「紅榜」。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結合北埔中元藝民祭「認養神豬捐款做公益」活動,首辦創意領調,即日起至8月29日,在文化局美術館擺放1隻彩球裝扮的神豬撲滿,民眾捐款後可在調單貼上自己的姓名,認領進財、平安、添丁等調首職務,為百年傳統增添新意,也讓傳統義民文化內涵傳承下去。

文化局長朱淑敏說,義民祭典今年已傳承第237年,是北台灣最重要的客家信仰,由桃竹竹20個鄉鎮市組成15大聯庄輪流舉辦。籌備義民祭典需花費相當多人力及心力,參與祭典者除了捐獻金錢也認領工作,這樣的過程稱為「領調」。

隨著新竹縣城鄉發展,愈來愈多的新居民不認識「領調」傳統文化,今年文化局將神豬撲滿命名為「福氣」,由文化局員工帶著「福氣」繞境局內各館舍,並仿效製作「調單」,讓員工、志工以及參訪民眾都能領調、參與體驗,也凝聚向心力。

創意調單由文化局志工隊長王德泉以書法手工製作,圖書館、美術館、縣史館、演藝廳及新瓦屋為輪值庄,文化局長朱淑敏擔任爐主,象徵綜理祭典,而副局長郭秋燕、核稿秘書鄧玉鳳擔任經理首、協理祭典工作,民眾可各自認領觀音、福德、平安、進財、添丁等調首分工承辦事務。

朱淑敏表示,結合北埔中元藝民祭認養神豬活動,調金所得將全數捐贈公益團體,活動至8月29日截止,歡迎民眾踴躍參與,一同送愛心做公益,同時感受傳統義民文化內涵。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