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針對馬太鞍溪上游因大規模崩塌形成堰塞湖情況,花蓮縣政府今(11)日召開跨鄉鎮緊急應變會議,由代理秘書長饒忠主持,整合各單位資源,邀請受影響範圍鄉鎮長及村里長出席,嚴密監控並研擬應變作為,確保下游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受楊柳颱風影響,會議上研判最快恐明日強制撤離,敬請鄉親預先做好撤離準備。
代理秘書長饒忠表示,本案由農業部7月26日衛星影像監測發現馬太鞍溪上游(林田山第118林班地)形成堰塞湖,原推估10月中可能壩頂溢流(平均每日蓄水量95萬立方公尺模擬)。然而根據氣象署預估楊柳颱風直撲花東地區、明日發布陸警,為了防災應變,必須緊急召開堰塞湖受影響鄉鎮保全戶撤離計畫會議。
饒代理秘書長強調,應變時間不長,跟平常颱風撤離計畫性質不同,萬一颱風累積降雨量1,000mm,恐將提前於8月18日就發生壩頂溢流、造成房舍沖毀,嚴正要求相關單位保護鄉親財產安全,請光復鄉、鳳林鎮、萬榮鄉等公所,會後須立即召開整備工作,將損失降到最低,最快明日開始撤離。
農業部林保署花蓮分署簡報說明,經航遙測分署航照影像完成判識與分析,平均崩塌深度40公尺,8月7日已與縣府團隊召開會議,粗估保全戶為252戶、4工寮,人數622人,目前已針對堰塞湖佈設CCTV即時影像及雨量計,評估規劃納入水位計、濃度計,以及鋼索感知器,隨時監測。風險評估部分,依據國有林地堰塞湖應變標準作業程序,此次堰塞湖風險已達高風險(橙色)等級,提出各項應變策略建議。
花蓮縣政府責成相關單位加強監測雨量、河川流量及坡地狀況,並透過災防群組即時通報警戒訊息及因應作為,確保必要時能迅速完成疏散與撤離規劃,縣府民政處已透過公共造產方式,正於馬太鞍溪下游辦理河床濬深減災工程。縣府也呼籲下游萬榮鄉明利村、光復鄉大馬、大平、東富村、鳳林鎮長橋、大榮、山興里等7個村落鄉親提高警覺,並隨時注意官方發布的最新防災訊息,預作撤離準備。
今日與會人員包括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主任工程司林弘毅、消防局長吳兆遠、副局長李龍聖、建設處長鄧子榆、警察局長陳百祿、民政處副處長吳俊毅、社會處副處長黃舒儀、光復鄉長林清水、萬榮鄉長梁光明,以及相關單位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