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加速各災後住戶石綿建材清理作業,臺南市環保局已滾動式檢討清理應變機制,聯合各區公所及里長提供便捷協助,包括主動巡查、發送太空包、增派清運車輛機具,若有民眾自行包妥石綿卻未事前登記,也會主動清運,務求加速裝袋石綿的清運進度,協助市民儘速恢復家園。
截至8/7廢石綿瓦登記已達6,030件,累計清運811.19公噸。環保局已配送6,590個太空包至溪北地區之各區公所,民眾如有需求可向區公所免費索取太空包。
為將石綿危害降至最低,環保局與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副校長李俊璋,到佳里區石綿清理現場向民眾說明安全防護措施,提醒民眾清理時務必配戴防塵口罩及防護手套、穿著長袖及長褲,以水潤濕石綿,清理完成後應更換衣物、盥洗。
環保局表示,寺廟、教堂、私立學校、農會、倉庫、個人農業設施等非廢棄物清理法指定事業,均可向環保局提出申請。如屬畜牧場、漁業設施、農業設施則由農業局審認風災受損對象,並造冊列管,石綿拆除裝袋後請暫置於場內或農業局指定暫置點,另應考量清運車輛可抵達之處。
環保局也提醒,如果家中有石綿建材受風災損壞,應儘速聯繫合格廠商進行評估與安全拆除,裝袋完成請儘速向環保局或區公所登記清理,也可由里長提供里內石綿暫置點,再由環保局安排清運。如對申請流程不清楚,可透過LINE官方帳號(@960mbykg)一對一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