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大師融煉四十年 再現宋代七大天目釉系光彩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08-07 11:15

宛如微縮的望遠鏡,銀河星系收斂在一個茶碗中心,當你喝茶時,整個宇宙就在你口中、在你心裡流轉。

來自陶藝家邵椋揚的天目茶碗,透過光彩奪目的曜變油滴,帶你一步一步走進宋朝茶飲文化,體會士大夫生活美學。

浙江修禪一見傾心 日本人名之為「天目碗」

邵椋揚說,宋朝有點茶文化,將茶湯打成泡沫狀,放在黑色的茶碗中,細細品味,文人雅士吟詩創作,喝茶品茗涵養心性,最後演變為鬥茶文化,比茶湯、比茶色、比茶碗,發展出一系列的「黑釉茶碗」,成為當時顯學。

「黑釉茶碗」多出於福建省建陽縣,後來日本人到浙江天目山修禪,對精緻美觀的茶碗愛不釋手,不知茶碗的出處,便以「天目碗」稱之,流傳至今。

宋代窯業興盛,一百多年來發展出七大釉系,包含曜變天目、油滴天目、鷓鴣天目、兔毫天目、玳瑁天目、木葉天目、落紙天目等,藝術已臻於頂峰,許多精采之作,如曜變天目,現代陶藝家還無法企及,成為一種精神上的指引。

日本人亦有茶道文化,戰國時代幕府爭奪天下,武士出征可能隨時死去,藉由喝茶享受寧靜片刻。據說,織田信長喜歡曜變天目,豐臣秀吉欣賞油滴天目,目前僅傳的三個曜變天目典藏在日本歷史博物館,成為日本的國寶。

以宋代天目為基礎 創新突破走出個人風格

宋代以後,元、明建立大一統王朝,喝茶文化逐漸沒落,茶窯盛況不再,倒是日本茶道興盛,天目茶碗在日本更加流行,保存許多宋代已失傳的天目茶碗,成為現代考據天目茶碗最佳之處。

邵椋揚退伍後到鶯歌上班,從事耐火材料業務,耳濡目染之下,對於陶藝相當嫻熟,某次到日本名古屋旅遊,看到天目碗非常驚訝,認為這是台灣所沒有的東西,回國後一頭栽進天目碗的研究與創作,至今長達四十餘年。

他說,台灣人用茶杯喝茶、日本人用茶碗喝茶,茶碗不可能像茶杯一口而盡,在喝茶的時候順便欣賞茶具,視覺、味覺、嗅覺一起來,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美學。

四十年中,邵椋揚把宋代七大釉系再發展出來,由於無法拿到中國大陸建陽的原料,他便在技術上創新與突破,以宋代天目為基礎,走出自己的風格。

不容許絲毫馬虎的高難度融煉

宋代的油滴天目簡單樸拙、色調單一,邵椋揚的油滴天目蘊藏黃、藍、綠三種不同的光芒,外圍則有銀色包圍,用放大鏡一看,感覺就像一個星雲閃爍在其中。

曜變天目經過四次的融煉,隱隱黑暗中藏著寶藍色澤,光線一照,寶藍色的光芒立即顯現,像是孔雀開屏,羽翼在碗中自然舞動。另外,他全新開創鷓鴣兔毫,油滴與兔毫兩種不同結構在高溫中自然融煉,彷彿天女散花,展現釉色奔放的氣勢。

「天目釉最主要的是氧化鐵,偏離了氧化鐵,就不叫天目」,他斬釘截鐵地說,鈷和錳也可以燒出藍色,但就不是曜變的藍色,燒出的結晶和色彩也不同,因此,僅能在氧化鐵當中做變化,難度極高。

「釉藥的濃度、氧化鐵的比例、燒製的溫度、氧氣的多寡,甚至快鎔或慢鎔,都會影響燒成的狀況,不容許絲毫馬虎」。

例如,溫度升到1200度釉藥溶解,但鐵還沒分解,直到1250度鐵溶解變成氣體跑出來,再升溫到1300度氣泡破掉,就產生油滴,整體氛圍非常重要。

掌握窯爐個性 不斷嘗試摸索

邵椋揚說,燒窯和繪畫、雕刻截然不同,燒製過程無法到裡面看,僅能守候窯外,過程中,只能不斷的燒、不斷的嘗試,憑著感覺和經驗調整火候和比例,創作出自己理想中的作品。

「我的目標就是宋朝的曜變天目,如何創新突破、跟著它前進」,中國大陸在六十年前開始研究曜變天目,雖然有建陽出土的原料,到現在還做不出宋代曜變天目的色澤和感覺,天時、地利、人和,可遇不可求,這是曜變天目何以珍貴的原因。

邵椋揚說,自己想要做到最好,燒出不一樣的油滴天目,因此,不斷嘗試摸索,參考化學書籍及掌握窯爐的個性,更接近宋人的天目。

「每次燒成都是上天給的禮物」

例如,最近創作的木葉天目,外面都是以乾燥樹葉,配上化工原料穩定性質,他則是以天然的葉子直接進去窯裡燒,葉脈、葉肉自然呈現,加水之後,像是木葉沉浸其中,感覺非常鮮活。

「三分己意、七分天意」,木葉天目失敗率極高,成功之前曾燒破四百個碗,「我就是憑感覺,剛開始懵懵的不確定,現在成功率三成到五成,每次燒成都是上天給我的禮物」。

除了天目茶碗之外,他還將天目釉展現在花器上,瓶身以潑墨概念,揮灑鷓鴣兔毫的靈動,宛如龍的化身在空中自由飛舞。

他說,天目釉變化太豐富,一輩子都研究不完,宋朝天目發展二百年,他才研究四十年,還有很多可以做,這是他的人生動力和價值,會持續創作更多令市場驚豔的作品。

今年8月12日邵椋揚與理善藝術空間合作展出「傳世之光」,作品包含宋代七大釉系,包含曜變天目、油滴天目、鷓鴣天目、鷓鴣兔毫天目、木葉天目等,以及天目花器、冰裂花器、郎窯紅,全新的創作讓觀眾感受釉色與光影交織的變化。

更多精彩內容 就在 [理財周刊1302期] 👈點紅字看更多

【延伸閱讀】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