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業重災區曝光!哪些股票恐成美國關稅下的犧牲品?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08-05 10:00

當川普宣布對台灣加徵「對等關稅」20%時,許多出口到美國的台灣產業都面臨壓力。這次關稅雖然不像過去那麼高,但對一些傳統產業來說,還是造成不小的影響。根據經濟部的分析,像是扣件、水五金、手工具、工具機、汽機車零組件和模具等產業,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

首先來看工具機、扣件和水五金這三大傳統產業。這些產業的共同特點是「高度出口導向」,尤其是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高。像是扣件產業,出口比重高達 94.5%,其中將近一半是銷往美國。當美國對台灣產品課20%的關稅,這類產業的成本直接上升,不是所有廠商都有能力把價格轉嫁給客戶,自然壓縮了利潤空間。

舉例來說,像是世德(2066)、晟楠(4541)等扣件廠,都在國際市場有能見度,這波可能就會感受到壓力。而工具機龍頭如上銀(2049)、亞德克-KY(1590),雖然本身技術實力強,但美國市場仍是重要出海口,也需警惕出口成本上升的問題。

模具跟手工具是台灣中小企業非常集中的產業,很多工廠都是家族企業,規模不大但非常專業。不過這些產業不像半導體能轉嫁成本,加上美國是主要市場,像廣錠(6441)、協易機(4533)等公司,如果客戶砍單,營運就會立刻受到影響。

相對來說,半導體、電子材料、新能源等高科技或新興產業受影響較小。例如台積電、聯發科這些科技龍頭,不只市場多元,且產品附加價值高,關稅對其實質影響有限。此外,金融、內需消費產業也因為美國出口比重不高,相對較穩。

這波「對等關稅」是美國推動供應鏈調整的一環,但對台灣企業來說也是警訊。出口依賴單一市場、產品差異化低、成本結構不穩定的企業,將會是第一批受影響的對象。

圖 片 來 源 : 台 灣 工 具 機 公 會 

▲圖片來源:台灣工具機公會

【延伸閱讀】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