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氣溫節節升高,夏季不僅容易導致身體中暑,也可能悄悄讓情緒「過熱」。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門診護理師表示近期門診中有不少民眾反映:「最近特別心浮氣躁、晚上難以入眠、對事情提不起興趣」,這些情形可能正是夏季常見的「情緒中暑」現象。
桃療4日表示, 氣溫升高、濕度過高時,人的情緒更容易出現煩躁、疲憊,甚至可能誘發焦慮或憂鬱症狀。特別是本身已有身心疾病的民眾,更容易在高溫下出現情緒波動、睡眠品質下降等情形,進一步影響日常生活與人際關係。
另外,高溫會加重身體的負擔,也可能影響大腦調節情緒的能力,導致交感神經過度亢奮,使人容易煩躁、生氣,或出現情緒低落、無力感,若長時間處於密閉空間、冷氣不足,或面臨工作壓力等情境,更容易引發心理不適。
桃療同時提醒民眾留意自身心理狀態,如維持規律作息,讓身心有穩定節奏、適度運動與曬太陽,促進身心舒暢、多喝水、避免高糖高油食物,幫助身體代謝、減少過度接觸負面資訊,保持情緒穩定、需要時尋求家人、朋友或專業支持。
桃療門診護理師提醒民眾,若您或身邊親友出現持續的情緒困擾、失眠、食慾不振,或對生活感到無望,可以尋求專業團隊協助。在炎炎夏日中,別忘了照顧的不只是體溫,更是內心的溫度,讓這個夏天,成為身心安穩、自在清涼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