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關稅不怕!台灣供應鏈新佈局啟動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08-01 09:30

當大家都在擔心美國對外國商品課稅會不會波及台灣時,白宮終於公布最新消息:對台灣產品的關稅將設定為 20%。雖然這確實比日韓的 15% 高了一些,但好消息是,這比市場先前擔心的 25% 還要低,算是“比預期好”的落點,也為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

這次公告適用於包括台灣、越南、泰國、柬埔寨等多個亞洲國家,其中台灣與越南被課徵 20% 關稅,柬泰則為 19%,而日韓因已完成雙邊貿易協議,享有 15% 優惠稅率。換句話說,這次對台關稅雖有調高,但仍保有進一步談判空間,屬於一種暫時性的“過渡方案”。

據了解,台美之間的正式協議目前仍在談判當中,包含農產品、汽車零件、市場開放、台商在美投資規模等議題,都是雙方尚未完全拍板的關鍵項目。也因此,這次設定的 20% 稅率,很可能是“先開門、後修正”的過渡性作法。未來若雙方進展順利,有望像日本一樣,進一步調降到 15%。

從產業角度來看,這項政策對台灣有哪些影響?首先,要特別注意的是,這波關稅主要針對出口美國的產品,因此對出口導向、毛利偏低的傳產、紡織或中低階電子組件產業影響較大。但對高階晶片、先進封裝、AI晶片等附加價值較高的產品,影響相對較小。尤其像台積電、鴻海等早已在美國建廠或正規劃擴產的企業,反而可能因“在地生產”而具備優勢。

此外,這波消息對一些正在積極推動海外布局的台廠來說,反而是一個機會。例如:廣達、台光電、世芯-KY、佳邦、力旺等公司都有機會受惠於供應鏈在地化的趨勢,搶占美國AI、車用、5G等新興領域的訂單。

總結來說,雖然短期上會有些波動,但整體來看,這是一個「有壓力但也有轉機」的政策落點。只要台灣企業把握好轉型與布局的時機,就有機會把這波挑戰,轉為下一波成長的跳板。

 

台 灣 加 權 指 數 走 勢 ( 圖 片 來 源 : C M o n e y ) 

▲台灣加權指數走勢(圖片來源:CMoney)

【延伸閱讀】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