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年被 Adobe 以 200 億美元收購未果的 Figma,並未因此退場,反而迎來華麗轉身。這家專注於 UI/UX 設計協作工具的雲端軟體新創公司,如今正式申請上市,預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股票代號「FIG.US」,估值上看 164 億美元,成為設計與軟體業界高度關注的焦點。
Figma 成立於 2012 年,是最早推出「多人即時線上協作設計工具」的業者,顛覆了傳統設計需反覆傳檔、來回修改的流程,讓設計師、工程師與產品團隊能像 Google Docs 一樣「即時共同設計」。也因此,Figma 被譽為「設計界的Notion」。目前全球已有超過 400 萬名活躍用戶,包括 Netflix、Airbnb、Duolingo、ServiceNow 和 Stripe 等企業皆為其客戶。
根據 Figma 最新財報數據,2025 年第二季營收估計介於 2.47 億至 2.50 億美元之間,年增率高達 39% 至 41%,展現出穩健的成長動能。這樣的成績單讓投資人眼睛為之一亮,也為其 IPO 增添信心。
Figma 原本在 2022 年獲得 Adobe 青睞,雙方達成 200 億美元收購協議,創下設計產業史上最大筆交易。但由於歐盟與英國等監管機關對市場壟斷問題高度關切,交易審核一拖再拖,最終 Adobe 決定終止收購,並支付 10 億美元的「分手費」給 Figma。這場風波雖未能促成整併,卻間接為 Figma 獨立發展鋪路。
本次 Figma 計畫公開發行約 3,700 萬股,發行價區間訂在每股 25 至 28 美元,預計募資總額約 10.3 億美元。這筆資金將投入於產品研發、AI 功能強化以及拓展企業客戶市場。特別是 AI 領域,Figma 早已布局,如可自動產生設計圖稿、根據使用者行為調整介面等,未來有望再推出更多智慧化設計工具,提升產品競爭力。
對一般投資人來說,Figma 不僅代表設計產業的數位轉型趨勢,也可能成為 SaaS(軟體即服務)領域中少數能靠高增長、高留存率脫穎而出的明星公司。若你看好未來雲端設計、數位工作協作的發展趨勢,Figma 將會是值得關注的成長型標的。
▲圖片來源:finguider_of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