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17日於法說會上指出,「現在要說人形機器人在今、明年扮演產業成長要角,可能還太早了」,但一旦起飛,將帶來飛躍式成長(Big Plus)。
法人於會中提問,人形機器人領域開始有一些進展,台積電如何評估其市場規模,以及從先進製程與成熟製程的角度來看,未來的機會在哪裡?魏哲家回應,要談人形機器人在今年會扮演什麼角色,還言之過早,明年可能也還太早,因為這個領域實在太複雜了。
魏哲家打趣說到,人形機器人大多數時間會是用在與人互動的應用,最先開始應用的場景,可能會是在醫療產業,用來照顧像我這樣的老人。不過,他也透露,曾與某位客戶聊過,客戶說:「電動車根本不算什麼,我的機器人會是電動車的 10 倍市場。」自己也正在等待那一天的到來。那位客戶是誰,不言而喻。
今和椿(6215)一開盤就鎖上漲停,周一如果有回檔可介入,畢竟目前機器人股基期仍低,當大眾目光都在台積電、設備廠、散熱與PCB族群時,要知道,去年台積電短暫休息時,機器人股大行其道,機器人是長線發展的趨勢,目前中國已經有許多機器人的應用,AI伺服器離民眾太遙遠,AI的終端應用,比如自駕車與機器人才是最貼近民眾生活的應用。因此機器人會是智慧手機後的另一項劃時代的產品,先卡位的企業有望成為明日之星,就像當時鴻海切入蘋果手機供應鏈之後,強了好幾年,當時蘋概股可是紅翻天,一顆蘋果救台股的說法是當時最紅火的話題。
如今就是輝達概念股,之後就是某家機器人廠一統天下後,某企業的概念股。雖然台灣機器人產業落後對岸太多,但和椿先行卡位,和椿科技在 2024年轉型為多領域、垂直整合的智慧機器人方案提供者,與多家國際一流品牌合作,快速推出模組化、高彈性的智慧機器人解決方案,使和椿科技在既有核心能力基礎上,開展第二曲線的增長動能。2025年1到6月,和椿科技累積營收達 10.9 億,較去年同期成長 71.2%。和椿科技副董事長張以昇強調,和椿科技過去長期深耕電子、半導體與工業自動化領域,累積了穩固的技術基礎與場域經驗。如今面對各行各業日益嚴峻的人力短缺挑戰,特別是在傳統產業與服務業中,我們看見機器人應用的全新機會,這正是推動企業轉型的核心價值所在。
和椿科技的轉型成效已明確反應於市場端的多項實際案例。例如攜手深耕宜蘭在地美學的德築集團,在德築宇宙總部導入 PD-T300 智慧搬運機器人與 CC1 智慧清潔機器人,打造兼具效率與美感的示範型智慧總部。
▲和椿日K線圖(圖片來源:C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