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D逆襲進行式:從x86 CPU到AI晶片,挑戰NVIDIA的新主力部隊!
過去幾年,AMD不只是電腦晶片的配角,而是以實力一路「升級打怪」的隱形冠軍。從最初靠著「便宜一點」的小眾選擇,到如今在AI與高效能運算領域與 NVIDIA正面交鋒,AMD展現出不容小覷的能量。
長久以來,Intel幾乎壟斷了x86架構的CPU市場,但AMD用時間與技術改寫了劇本。從 Ryzen系列開始,AMD提供更高核心數、更好效能與競爭價格,讓消費級與商用市場都紛紛「回頭」。特別是在筆電與桌機市場,AMD的市佔率從不到10%一路爬升至近20%,甚至一度在桌機市場上超越Intel。
除了x86 CPU,AMD也在加快腳步進軍AI領域的另一個戰場──ASIC。過去這塊市場由 Google(TPU)、AWS(Trainium)、華為(昇騰)等科技巨頭主導,但 AMD 已開始與 OpenAI、Meta、微軟等公司密切合作,共同開發具備客製功能的 AI 晶片。
與通用型GPU不同,ASIC可針對特定任務(如語音辨識、機器學習)提供更高效的運算能力。AMD 擁有 CPU、GPU 與 FPGA 的整合設計能力,加上 2022 年併購 Xilinx,更具備開發高效能 ASIC 的關鍵技術,這也是未來幾年市場所高度期待的新藍海。
在AI熱潮之下,NVIDIA以其CUDA生態系和高效能 H100/B200晶片奪得寶座,幾乎成為AI運算的代名詞。但AMD並不氣餒。它不斷釋出AI GPU(如MI300系列),並打造開放式的ROCm生態系,提供客戶「非NVIDIA」的選擇,吸引希望擺脫鎖定效應的大型雲端客戶。
值得注意的是,NVIDIA的Blackwell 晶片雖搶先發佈,但優先供貨給其投資的雲端公司如 CoreWeave,也讓其他潛在買家產生疑慮。這種「先搶自己用」的策略,反而可能讓AMD成為被青睞的替代方案。
AMD深知自己並非市場第一,但也正因如此,更能靈活定位、快速進擊。AMD知道怎麼在不正面對決的情況下,打出漂亮的一拳。
▲AMD日k線圖(圖片來源:C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