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型 ETF 大戰!這2檔上半年績效跑贏大盤 而最大受益者竟然是它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07-15 16:30

2025年上半年市場,台灣ETF市場在關稅與匯率的雙重壓力下,依然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與資金流入,上半年台灣的上市股票型ETF更是超過5600億元的資金流入,法人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強勁表現與受惠於AI浪潮的推動,使得台灣ETF成為投資人穩健投資的首選。

台股上半年整體表現下跌3.38%,4月關稅衝擊一度回落到17,391點,隨後市場消化負面消息緩步回溫收斂,尤其是6月分更是上漲4.26%市場緊張情緒緩解,如今距離今年指數高點僅剩一步之差,反觀台股市值型ETF表現相對亮眼,反而有兩檔逆勢繳出正報酬率,分別為凱績優選30(00938)和元大台灣50(0050)。

股票代號

股票名稱

上半年報酬率

00938

凱基優選30

0.49%

0050

元大台灣50

0.19%

00690

兆豐藍籌30

-0.29%

00888

永豐台灣ESG

-0.31%

006203

元大MSCI台灣

-0.8

資料來源: Cmoney與yahoo股市

除了績效排名外,根據證交所的數據今年台灣整體ETF受益人數衝破1100萬人,相比於去年大幅增加,顯示台灣投資人近幾年投資偏好明顯轉向於ETF,截至2025年上半年,台灣總受益人數前三名分別為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元大台灣50(0050)今年受益於管理費調降以及股票分割,今年也大幅增加35萬人位居第四。

股票代號

ETF名稱

受益人次(人)

00878

國泰永續高股息

1,735,002

0056

元大高股息

1,473,698

00919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

1,314,948

0050

元大台灣50

1,258,414

00940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

771,041

資料來源: e添富、股感

ETF是一種可以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基金,結合了共同基金和股票的特性,投資者可以像買賣股票一樣,在交易所買賣ETF,同時享受基金分散投資的好處,較適合沒時間看盤又想要參予股市的投資人,較適合長線投資人投資做為資產規畫的一部份,挑選ETF也是一門學問,建議還是以市值型ETF作為首選。

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是一種可以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基金,結合了共同基金和股票的特性,投資人可以像買股票一樣進行交易,同時享有一籃子資產的配置效果,降低單一標的風險,適合沒有太多時間看盤、但又希望參與股市的投資人,也非常適合作為長期資產規劃的一部分。挑選ETF也是一門學問,一般建議可從市值型ETF著手,因為這類產品流動性好且與指數連結性高,ETF投資不應只著重在高股息標的,還需要兼顧成長性,才能在領息之餘有效提升整體資產的運用效率。

【延伸閱讀】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