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位化浪潮席捲全球,線上服務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成長期。根據Research Nester最新報告,全球數位物流市場規模已從2024年的330.6億美元,預計將在2037年達到2,970.8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8.4%。
台灣市場表現同樣亮眼,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發布的《2024台灣外送市場調查》顯示,台灣外送市場持續蓬勃發展,餐廳業者透過外送平台產生的營收占比逐步上升。消費者平均單次消費金額落在250至300元之間,其中53.9%的用戶每次外送消費超過300元,較前年成長1.7%。
消費模式轉變 線上購物習慣穩定成形
We are social和Meltwater發布的《Digital 2024: TAIWAN》報告指出,台灣網路使用者每日上網時長達7小時13分鐘,其中手機使用時間占4小時05分鐘。值得注意的是,查找資訊(61.1%)仍是民眾上網的主要原因,而線上購物已成為穩定的消費習慣。
台灣有線上購物經驗的網路使用者占59%,消費者在各品項的購買行為出現顯著變化。服飾類消費成長11.7%,家居用品更是大幅增長33.6%,顯示消費者對生活品質提升的需求不斷攀升。
醫療服務數位化加速 遠距醫療需求激增
超高齡社會的來臨,促使醫療服務加速數位化轉型。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65歲以上長者平均每人有2.7項慢性病,醫護人力短缺問題日益嚴峻。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指出,65歲以上長者人數突破400萬人,因慢性病就醫需求增加,使得遠距醫療等創新服務模式變得更加迫切。
在此背景下,線上醫療平台快速崛起。以線上購藥服務為例,包括猛健樂、瑞倍適等,藥神直送等平台提供民眾便利的購藥管道,讓用藥需求能夠透過數位化方式獲得滿足,減輕實體藥局的負荷壓力。這類服務不僅提升了醫療可及性,也為高齡化社會提供了重要的健康照護支援。
外送平台競爭激烈 市場走向成熟
台灣外送市場進入成熟期,競爭格局逐漸明朗。資策會MIC調查顯示,foodpanda(67.8%)與Uber Eats(60.3%)仍是兩大龍頭,但兩者差距已縮小至7.5%,創下調查4年來最小差距。約有四成用戶同時使用兩大平台,顯示消費者選擇更加多元化。
除了餐飲外送,服務範圍也持續擴大。生鮮雜貨外送需求較前年成長4.2%,生活用品配送服務占比達21.6%,反映出消費者對一站式線上服務的期待不斷提高。
AI技術推動服務創新 用戶體驗持續優化
人工智慧技術的導入,為線上服務帶來革命性改變。Adobe 2025年AI與數位趨勢報告顯示,2024年網購星期一期間,聊天機器人互動使零售網站流量較前年同期激增1,950%。代理式AI技術不再侷限於簡單任務,而是能提供虛擬產品試用、個人化建議等進階服務。
年輕消費者對AI服務接受度特別高,近半數45歲以下消費者歡迎虛擬購物助理根據個人偏好主動推薦商品,顯示AI驅動的個人化服務將成為未來發展重點。
產業前景看好 數位服務成經濟新引擎
全球線上送餐市場規模預計從2025年至2030年將以約9%的年複合增長率持續成長。Uber Eats Taiwan經濟影響報告估算,截至2024年9月的一年內,該平台為台灣餐廳創造了155億新台幣的額外營收,相當於台灣GDP的0.07%。
隨著消費者對線上服務的依賴程度加深,從外送餐飲、線上購物到遠距醫療,各類數位服務正重新定義現代生活模式。業者持續投資技術創新和服務優化,預期線上服務產業將持續扮演經濟成長的重要推動力,為消費者創造更便利、高效的數位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