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第一屆「臺北戲劇獎」,已於2025年7月7日(星期一)晚間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盛大登場。這場備受矚目的頒獎盛會不僅吸引了劇場界眾多目光,更透過LINE TODAY及戲劇獎官方YouTube頻道進行現場直播,創下突破萬人同時在線觀賞的佳績。典禮由演員黃迪揚擔綱主持,他金句連發,妙語如珠,帶領所有關注表演藝術的觀眾,共同見證了臺灣劇場人迎向屬於自己的第一座榮耀。臺北市長蔣萬安也親自出席頒獎典禮,一同見證表演藝術界引頸期盼逾二十年的當代戲劇界獎項正式啟動。
有別於多數頒獎典禮偏好選在週末舉行,「臺北戲劇獎」獨具匠心地選擇在週一舉辦。文化局指出,這是因為對劇場工作者而言,週一才可能是屬於他們的「週末」——當演出告一段落、場燈暫時關閉之時,正是劇場人短暫歇息與相互齊聚的時刻。透過在「週一」舉辦典禮,成功促成劇場圈一次難得的盛大聚會,超過九成的入圍者親自出席現場,共同享受這場專屬於劇場界的榮耀時刻。
「劇場人的獎」:由劇場人親自策劃與執行
文化局強調,第一屆「臺北戲劇獎」從節目設計、主持安排、表演規劃到燈光與聲音設計,所有環節皆由劇場工作者親自策劃與執行,充分體現了「劇場人的獎」精神。典禮主持人由活躍於劇場與影視領域的演員黃迪揚擔綱,其機智風趣的主持風格贏得滿堂彩。紅毯主持則邀請劇場演員梁皓嵐與徐鈞浩共同主持,而司儀則由擁有三金頒獎經驗、同時也是資深劇場演員的賈培德擔任,專業陣容為典禮增色不少。
表演節目同樣星光熠熠,匯聚了劇場與多元領域的亮點。去年榮獲金曲獎最佳新人、並多次參與劇場演出的洪佩瑜,與《勸世三姊妹》中三位主演張擎佳、張芳瑜與宮能安聯手演唱精選的「音樂劇組曲」,獲得全場熱烈掌聲。典禮中更有一段特別的表演設計,獻給了幕後默默付出的「黑衣人」,這段演出讓線上觀看的觀眾大讚「這個段落應該沿用在未來每一屆的戲劇獎頒獎典禮」,向那些平時在台後、卻同樣支撐起劇場運作的無名英雄致敬。
金士傑榮獲最佳男演員 許富凱初試啼聲奪音樂劇影帝
首屆「臺北戲劇獎」得獎名單逐一揭曉,典禮現場金句不斷,所有參與者都澎湃激動。獲得最佳戲劇類男演員獎的資深演員金士傑,在全場起立鼓掌中上台領獎。他回顧自己從「村民戊」到「莫利教授」的五十年舞台歲月,動情說道:「這個獎,剛剛好是我踏上舞台滿五十年,謝謝這五十年來我看過的每一齣好戲。」感言真摯動人。
首度挑戰音樂劇便奪下最佳音樂劇類男演員獎的許富凱,感性提到已故父親曾叮嚀他:「不要設限自己,只要適合你的,都去嘗試。」他也在台上高呼「更多人一起來玩音樂劇!」,展現對音樂劇領域的滿滿熱情與期待。
高俊耀、吳紫莖獲獎肯定獨立精神 林靖雁感動發聲
最佳編劇獎由高俊耀摘下,他以詩意感言收尾:「希望藝術能成為我們的窗口,成為我們的門口,引領我們看向更宏遠的遠方。」讓現場不少人深受觸動。獲得「最佳劇場設計獎」的舞台設計師吳紫莖則表示:「臺灣從來不需要複製一個東尼獎或一個百老匯,臺灣的劇場有自己累積的道路。」這番言論獲得台下觀眾一致喝彩,顯示其對臺灣劇場獨特性的堅持。
而最具話題的「最佳獨立精神獎」由延思有限公司的《時間就像是從來沒消逝過》奪得。該作品由主創者林靖雁自編、自導、自演,他在台上激動哽咽地說道:「獨立製作是一條孤獨的路,每一次真的都是在燒命。」他感動地表示:「原本以為這是最後一次,但觀眾說『請繼續努力、活下去』,我會固執又勇敢地做下去!」這段真情流露的感言,深刻展現了獨立劇場工作者的艱辛與韌性。
許哲彬榮獲最佳導演 同黨劇團《父親母親》奪最佳戲劇
最佳導演獎由四把椅子劇團藝術總監許哲彬以《太陽》獲得,他謙虛表示:「我覺得導演是一個非常孤獨的工作,所以這個獎我要獻給劇組裡面的所有創作者跟幕前幕後的朋友們。」
而壓軸的最佳戲劇獎,則由一群目前就讀表演藝術科系的五校大學生共同頒發,最終由同黨劇團的《父親母親》奪得。編劇邱安忱回憶起作品的創作起點,最初嘗試與默劇演員和布袋戲師傅合作,卻因理念不同而分道揚鑣,「最後只剩我,一些關於中年男子的文字。」他感性致謝導演蘇洋徵與所有演出、設計團隊,並特別感謝吳榮昌老師的台語指導,「讓這齣戲更有土地的味道。」邱安忱最後也向觀眾深深致意:「《父親母親》不只是認同的故事,也寫給那些在人生中不斷問自己『我是誰』的人。謝謝每一位走進劇場的觀眾,讓這段旅程成為可能。」
北藝中心啟動獎助計畫 55688大車隊贊助禮車展城市連結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為響應「臺北戲劇獎」的創立,特別啟動「2025點亮劇場發展獎助計畫」,並得到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葉慈社會福利基金,以及多位企業家個人的共同支持響應。此計畫旨在鼓勵戲劇獎得獎者持續投入專業創作與作品發展,期盼能有效推動文化產業的永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首屆典禮的紅毯禮車是由「55688大車隊」贊助的多元計程車。臺北市文化局局長蔡詩萍表示:「小黃計程車是劇場人的好朋友,一開始就特別希望與台灣大車隊合作。」這項別具意義的贊助,凸顯了劇場與城市日常的緊密關聯。從排練通勤到散場返家,計程車陪伴劇場人走過無數日夜,就像一齣戲有多種視角,每一趟車程,也承載著不同的生活故事,展現了藝術與市民生活的交織共鳴。此外,典禮也獲得多家異業合作夥伴的鼎力支持,包括DeLonghi咖啡機、郭元益、酷椰嶼、聯華食品、小美冰淇淋、金車、可夫萊堅果、掌門精釀與順天堂等品牌,共同為劇場人及入圍者補給能量,展現企業對文化藝術的投入與支持。
文化局表示,第一屆「臺北戲劇獎」不僅是頒發榮譽,更期待觀眾透過參與,看見劇場人多元而豐富的創作。這不只是第一次,更是未來無數次的起點。更多典禮資訊與完整入圍名單,可上臺北戲劇獎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