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投縣議員陳玉鈴的罷免案,近期不僅成為外界關注的藍綠對決,更揭示了民進黨內部潛藏已久的派系與個人角力。這場罷免案,已悄然成為民進黨內有意爭取下一屆議員席次的「試金石」,而「拉下陳玉鈴以創造多一席機會」的共識,正在暗潮洶湧中形成。
罷免動機:地方情感與黨內矛盾交織
陳玉鈴此次配合民進黨中央,對同為竹山出身的立法委員游顥發起罷免,有地方人士表示此舉對於竹山及鹿谷地區的居民而言,是難以接受且極度不滿的。因在地民眾期盼了二十多年才終於選出一位出身竹山的在地立委,陳玉鈴的罷免行動無疑觸及了他們深厚的地方情感,也因此引發了對陳玉鈴的強力反制罷免。
在罷免連署過程中,意外觀察到許多綠營人士也投入連署行列,這點顯露出陳玉鈴在黨內的人緣可能並不如外界預期。在投票日之前,不僅罷免團體積極動員,黨內有心參選下屆議員者,更是「不動聲色」地展開部署,為自身未來鋪路。
綠營新秀與地方勢力浮現 罷免案成政治新戰場
根據綠營地方人士觀察,目前有意投入下屆議員選舉的潛在人選眾多。綠營方面,包括前竹山鎮長黃丹怡、前縣議員張志銘、現任鹿谷鄉長邱如平,以及上屆選舉雖落敗但表現亮眼的年輕新秀李廣演。而在偏藍方面,也有地方大老許民衡之子許耿禎被視為可能投入的潛在人選。
雖然許耿禎目前尚未公開表態參選,但在立委游顥舉辦的座談會上,他公開上台支持游顥,並呼籲「下架陳玉鈴」,此舉贏得了游顥支持者相當程度的認同,展現其在藍營基層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新秀李廣演在臉書上發表反對民進黨「惡罷」的論述,直指這種政治操作將臺灣推向戰爭的邊緣。其論述條理分明,立刻吸引了地方知識份子的廣泛關注,普遍認為他相較三年前的選舉,無論在論述深度或政治成熟度上均有顯著成長。
資源分配引不滿 陳玉鈴恐陷內外夾擊
此番縣議員罷免案,已然成為黨內各方勢力創造政治空間的共識。拉下陳玉鈴,便能為多一位參賽者騰出席次空間。此外,另一股因資源分配不均而對陳玉鈴不滿的勢力,早已放話要利用罷免案「教訓」她。據悉,這股不滿源於陳玉鈴在擔任主委期間,對資源的獨攬,引發其他派系與協助團體的不滿,他們質疑民進黨中央撥付的經費流向,以及陳玉鈴實際撥付給罷免團體與綠營其他幹部的比例,使得「錢都去了哪裡?」成為內部質疑的焦點。
值得注意的是,立委游顥在擔任議員與立委期間,在地方上做事的態度,獲得不少當初選舉時並未支持他的人士的認同,紛紛表態將號召親友,在罷免投票日出門投下「不同意罷免」票。反觀陳玉鈴的處境,卻是內憂外患交織,不僅要面對外部的罷免聲浪,更要應對日益浮現的內部分裂逆境。這恐怕是當初發起「惡罷」游顥的陳玉鈴始料未及的事。
南投兩起罷免案在多位相關人士被檢調約談後,呈現出「兩樣情」的態勢:游顥陣營因此事件而更顯團結,而陳玉鈴陣營卻因內部矛盾而面臨分裂。即將於7月13日登場的陳玉鈴罷免案,已被地方政壇視為藍營能否在南投守住立委游顥與馬文君席次的重要前哨戰,其結果將對未來南投的政治版圖產生關鍵影響,值得各界持續觀察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