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機器人製造基地落腳柳科 預計創造2700個就業機會

記者莊漢昌/台南報導 2025-05-26 19:36

「智慧機器人產業聚落」正式落腳柳營科學園區三期,預計將創造超過2,700個就業機會,吸引上下游衛星工廠進駐,成為臺南產業升級的新引擎。但柳科周邊部分地區目前卻被規劃為「農業發展區第一類」,與產業聚落的需求背道而馳,顯示中央與地方在空間規劃上的認知仍有落差。市議員王宣貿建議市府應超前部署,重新檢討柳科周邊土地使用分區,將產業發展潛力區域從農業發展區中釋出,保留產業彈性與發展腹地。

王宣貿呼籲黃偉哲市長能在行政院會中主動向中央爭取,將產業聚落周邊土地納入整體發展計畫,避免規劃錯配與空間限制。

王宣貿表示,回顧台南科技園區設立後,善化、新市一帶從原本的農業聚落,逐步蛻變為人口匯集、產業鏈完整的科技重鎮。無論是交通建設、住宅需求、學校與生活機能,都隨之升級,讓整體城市面貌脫胎換骨。柳營正走在這條轉型路上,但如果周邊土地仍被限制在傳統農業思維,就會錯失未來10年產業發展的黃金期。

市長黃偉哲表示,行政院已拍板定案「智慧機器人製造基地」落腳柳科三期,這將成為台灣最大的機器人量產基地,高科技產業將帶來就業機會,台南子弟可望返鄉服務,而周邊的產業鏈、環境、交通也將配合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帶來地區繁榮、整體改變溪北的未來

市府經發局說明,柳科三期目前大約是87公頃,約提供50幾公頃作為智慧機器人製造基地。都發局指出,柳科三期初步成形時,已同步檢討供應鏈、盤點既有廠房及產業用地等,針對未來增加的人口,已進行生活機能的規劃改善。交通局則表示,目前已盤點柳科三期附近的交通網絡,並評估柳科三期將帶來的大量運輸需求,也會將鐵路運輸等效益比納入評估。

市長黃偉哲表示,目前周遭農業用地較多,已盤點附近的產業用地、住宅用地及商業用地,未來人口達到一定數量時,將視需求及相關的計畫,向中央申請農業用地變更,以因應就業人口增加帶來的商業需求及住宅需求,完善柳科附近的生活機能,期能帶動整體地方繁榮。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