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甲區農會昨日上午舉辦「優質營農環境專區計畫-第二次技術服務小組會議」,活動首度以現場作物診斷方式進行,地點選於專區田區實地觀察芋頭與稻作生長狀況,並邀請中區農業改良場錢昌聖副研究員與鄧執庸助理研究員親臨指導。
診斷現場中,兩位研究員指出,當前芋頭田區出現疫病、紅蜘蛛與斜紋夜蛾等問題,稻田亦發現稻熱病跡象,提醒農友須即時留意病蟲害防治與田間環境管理,避免擴大危害。專家亦建議農友可適時調整栽培管理方式,提升作物抗病力,降低氣候變遷下的風險。
完成田間觀察後,隨即移師大甲區農會三樓會議室,由錢副研究員進一步就「因應氣候變遷之水稻栽培管理技術」進行簡報,針對目前常見的氣候異常現象提出具體對應策略,包括穗肥施用時機的掌握與栽培週期的調整,另亦對芋頭的田間管理與病蟲害預防提供多項建議。此次會議除提升農民栽培知識外,也加強防災意識,有助於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
農會總幹事黃瑞祥表示,農會長期致力於協助農友強化農業技術能力,透過舉辦專題座談與技術服務活動,提供即時有效的農業資源與建議。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挑戰,農會將持續與農業改良場及相關單位合作,提升農友整體栽培水準,確保作物生產穩定並推動大甲地區農業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