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實景結合虛擬影像 河床劇團新創《之間》 臺中歌劇院41場全數完售

地方中心/採訪報導 2025-05-23 18:05

2025 NTT Arts NOVA 河床劇團╳PHI工作室╳歐納西斯文化《之間》_作品以基因複製、人工生命與失去為主題。(圖/台中國家歌劇院©蘇聖揚)

今年台中國家歌劇院春天的Arts NOVA系列中,河床帶來令人驚豔的新作《之間》,以現場實景結合虛擬影像,讓觀眾戴上VR頭顯,遊走探索於科技與科幻、生命與死亡、真實與虛構之間,5月30日至6月1日、6月5日至6月8日共計7天41場次,票券在演出前2個月售罄。

河床劇團從2011年推出只為單一觀眾演出的「開房間計畫」,將劇場延伸至城市巷弄、美術館、飯店等不同空間,建立起與觀眾之間獨特的親密感;2022年陸續以《遺留》、《彩虹彼端》、《寂靜》等沉浸式 VR作品入圍威尼斯影展,並在多個國際影展獲得肯定。

《遺留》吸引了加拿大新媒體藝術中心PHI Center創辦人菲比.格林伯格(Phoebe Greenberg)關注,主動提出合作邀約,與河床劇團藝術總監郭文泰展開長達3年的創作對話與實踐,最終催生出《之間》,以多人互動的XR沉浸式劇場 ,讓觀眾深入探索基因操作和複製技術的影響。

「已經滅絕的物種重新復活,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個預告,連結著過去與現在,以及我們未來的樣貌。」菲比.格林伯格表示,《之間》探討的是關於「失去」的概念。我們為了避免失去珍視的事物而提出的種種方案,看起來非常超現實,就像科幻小說情節,但卻是當下的進行式,而AI的發展更加速了這一切的發生。

郭文泰認為判斷相關科技進步與否的關鍵,在於能否保持情感連結。他說如果每個生命都能輕易被複製,那真實的生命又是什麼?當我變成複數的我們,我們究竟是誰?一方面那是奇蹟,但另一方面也非常可怕,這是創作《之間》時最大的感受。

PHI工作室軟體技術總監 托馬斯.阿祖格(Tomas Azoug)表示,《之間》的擴展實境劇場將虛擬環境疊加於真實演員和物件上,以最先進的動作捕捉系統,即時將現場演員的動作、手勢、表情和對話映射到虛擬角色上,確保演員與觀眾的空間對位精確,並設計能夠無縫切換個人與集體互動的系統,讓空間定位、虛擬化身互動以及場景變換能夠精確同步。讓觀眾在現實和虛擬交錯間,有「踏入電影」的感受。

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張尹芳在專文評論中提到,《之間》以科技探討人性,在虛實之間呈現哲學,雖非新穎的題材,卻因奇幻的處理手法,挑戰人們辯識已知與認知,給觀眾一個獨特又發人省思的體驗。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