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竹縣客家武術舞獅發展協會成果展。
新竹縣客家武術舞獅發展協會目前在園區松畫廬展出成果展,客家獅是融和武術與文化傳承的表演藝術。新竹縣方口獅快閃活動25日上午11時在蕭如松藝術園區進行快閃活動,歡迎大家來觀賞。
客家獅又稱打獅,打指的就是武打,表演融合武術與傳統藝術,它不僅是一種競技活動,更是帶有儀式意涵的文化展現。
客家獅竹類型與起源因地而異,分為北方獅、醒獅、開口獅及閉口獅。原為避邪、除瘟、武術展示、迎神賽會等用途。演變至今,結合消災祈福、娛樂觀眾、教育傳承等多種功能。詔安客家傳說,不可挑戰青獅,紅面常見,青面獅王。
芎林下山地區以撐獅聞名,源自鄭氏家族,日治時期至光復初期共有九個武術舞獅團體,現今僅鄭姓金獅團與張屋金獅團仍持續運作,並轉型人民團體。此次方口獅快閃活動,就是由鄭姓金獅團進行表演,歡迎大家觀賞。
園區如松講堂另有活動,6月7日姚植傑當感性的美學遇上理性的數學、7月5日余思瀅走畫用彩筆紀錄生活、8月2日溫佳寧紙上人物:解鎖紙平板創作、9月6日綦宗涵不透明與透明風景詩意、10月11日古雅仁水彩花卉的優雅瞬間,都在下午2時至4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