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態藝術展會「Voices 2025」於 5 月 12 日圓滿落幕,展會期間眾多嘉賓共同參與本屆的娛樂世界,受多方強力支持,使展會成長茁壯。挑戰當代藝術趨勢,在產業間多方探尋,盼嶄新面向為當代藝術開創新的局面。
預告當代藝術的未來 不懼挑戰藝術產業
當藝術市場處於停滯與重整的時代,展會若只是「照舊參與」,難以為當代藝術注入新的生命力。Voices 2025 不只是展覽平台,而是一次藝術制度與觀看方式的前瞻提案。
繼2024年首屆於南港瓶蓋工廠驚豔登場,今年移師台北重要文化地標華山文創園區,進一步推動當代藝術的普及與國際觀眾的接軌。策展核心延續「無展板、無疆界」的形式實驗,鼓勵空間與作品產生真正的對話,也讓藝術回歸其最原初的狀態「打開、可進入、被參與」。
Voices 最具突破性的嘗試,是在展會中打破藝術家與畫廊的單向關係,讓策展人、畫廊與藝術家三方建立一種共同編排的合作模型。策展人不只是作品的解說者,更是「藝術經理人」:從選件、呈現、語境設定,到市場思維,都與創作者與經紀人並肩思考。這樣的制度,讓展覽不只是展示,更是一個涵蓋創作、詮釋、行銷與收藏的完整鏈結。
展會作品橫跨觀念藝術、裝置、複合媒材與不可物化的行為創作,挑戰傳統收藏的邏輯,也讓觀眾重新思考「什麼是作品」、「如何參與一件作品」。嘗試讓每位進入展場的觀眾不再只是觀察者,而是成為藝術語境中的角色與行動者。
「Voices 2025 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當代藝術未來的一次具體預告。」它不是重複既有模式的再現,而是一場從展示邏輯到藝術生產機制的全方位更新。當大多數展覽仍在回應現實,Voices 選擇預演未來。Voices 的開創精神本身,即是當代藝術最具體的體現。
以娛樂世界為時代下標 呈現當代藝術的多樣豐富
本屆展會開幕現場重磅嘉賓雲集,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周雅菁、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淇瀁、文代表官方單位相繼蒞臨,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局長王麗娟、華梵大學校長李天任、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執行秘書傅遠政、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李東明、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資深顧問陸潔民、順益台灣美術館副館長林威城以及本次場地華山1914 文創產業園區營運長陳建方、齊聚一堂,希望能加深產、官、學間更深度有效的交流,共同為台灣未來的藝術發展注入全新活力。
展期間也有許多嘉賓現場,包含監察委員范巽綠、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台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主任兼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副司長黃宏文、國家文藝獎得主以及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總監黃明川導演、富邦美術館副館長林羽婕、台南市美術館館長龔卓軍、上海外灘美術館創辦人、文化部財團法人台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林平、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劉俊蘭、桃園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組長賴志婷、典藏組組長洪郁喜、C-LAB當代藝術實驗平台總監吳達坤、保利香港當代藝術品部門總監林亞偉、藝術產業顧問廖康樾、藝評家兼策展人姚瑞中、ACC財團法人亞洲文化協會台灣基金會收藏家等親臨展場觀展。
在眾多嘉賓的支持下,「Voices 2025」展會順利進行且圓滿落幕,本次展會再次邀請策展人王焜生打造的娛樂世界透過作品的多樣性,帶領觀眾以不同視角看待藝術的內涵。三百六十度環繞式的展場,將每個獨立作品的故事串聯,使觀眾不僅能夠看見藝術家的想法,也能夠輕鬆拾起藝術在展場中暢遊。
藝術家與畫廊合作典範 體現展會核心價值
在本屆展會中,除了展出多件形式多元、充滿實驗性的藝術作品,策展人與藝術家也親臨現場,主動與觀眾互動,親自分享策展理念與創作背後的故事。其中,策展人王焜生更親自帶領導覽,深入講解本屆主題「娛樂世界」的核心精神與策展思路,讓觀眾在觀展過程中獲得更豐富的理解與感受。
此次參展的畫廊與藝術家展現了藝術家與畫廊經紀之間的優質合作典範。主辦單位與總策展人精心規劃整體展會流程,以呈現最佳觀展狀態為共同目標,體現出高度的專業格局與大氣度。看似紛亂實則隱含清晰的概念脈絡,帶來一種嶄新而具啟發性的觀展體驗。
「Voices 2025」在熱烈的掌聲與對談中圓滿落幕,透過嶄新形式傳遞當代藝術的內涵,將更加多元的當代藝術觀念和表現引進,嘗試新的突破,營造對畫廊與藝術家更優質的環境,邀請藝術產業的夥伴一起來開創新世代之交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