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房網News記者黃芸涵/綜合報導
新房子價格貴,不少人考慮購買中古屋降低總價,然而全台屋齡30年以上建物已逾500萬戶,超過總體住宅存量的半數,其結構安全疑慮、裝修成本高昂,或許讓人退縮。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買房知識家」發問,如果40年老屋,花300萬元整修結構,住不到20年,可能又得再花一筆,這樣還有整修的價值嗎?
網友直言,「你會這樣問,代表你很在意屋齡老舊的問題,但就算你買比較新的房子,之後也是會遇到一樣的問題。人生中也沒有幾個20年啦!」、「當然值得,房子只是老了,但結構OK的話,裝修漂亮又可以繼續住好幾年」、「混凝土的使用年限為50年,再者921地震後法規大幅度的修改(民國88年以前相對不安全),結構上除非你整棟用鋼構補強,不然我想不到有什麼方式了」、「如果是公寓大樓,要看鄰居對房子的維護態度如何,特別是漏水問題」。
還有網友認為,如果房屋結構安全,只要一次性整修就可以住很久,整體是划算的。假如花300萬元整修可撐20年,相當於每月才花1.25萬元,「一分錢一分貨」,除非你在整修時,以貪小便宜心態,如找到不好的承包商或為省錢該做項目不做,成本當然高;也有人表示,他會看老屋的坐落地點,蛋黃區房價貴,耗資百萬元整修還好,但若是在蛋白區,倒不如多貼一些錢,買屋齡新的房子,才不用每過一段時間就得花錢修修補補。
老屋迎來好消息,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近日表示,行政院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預計匡列50億元特別預算用於老宅修繕(老宅延壽補助專案),最快2025年有望試辦,將優先針對30年以上4~6樓且無結構危險疑慮的集合住宅,其室內外空間給予經費補助,提供管線更新、建物立面修繕、屋頂防水、新增無障礙設備等改善措施,使房屋經由適當的整建維護來延長使用年限,同時帶動建築、營建、室內裝修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