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清明之後台股自兩萬多點崩落,主要是由於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之後又提出暫緩90天,期間台股一來一往都經歷了大怒神般的波動。不過,迄4月22日止,上市櫃公司已有206檔自4月7日以來最高價已突破4月2日收盤價,其中有92檔法人持股增加,而外資與投信第二季逆勢加碼的有15檔(見表)。另外,自4月7日以來,上市櫃公司宣布實施庫藏股的企業,天天都在增加,至4月22日止,已超過125家。
近期台股量縮壓回試圖打第二支腳,投資人觀望不敢進場,而4月23日市場傳美中貿易戰有望降溫,美股強彈台股大漲845點。基於不確定因素仍多,本期封面故事盤點可望迎接90天拉貨潮的4大類受惠股,與這段期間法人加碼的高股息殖利率股,並從上市櫃公司宣布實施庫藏股中,嚴選值得注意的強股。
90天拉貨潮 受惠股大盤點
理周投研部從4大類受惠族群中嚴選19檔個股,外資與投信近五個交易日,已經同步買超了其中7檔個股。
指數在4/7連三日重挫,來到最低17306點,迎來連三日的反彈,但是量縮的格局下後繼無力,目前回檔修正,是打黃金右腳還是持續下挫,還得觀察未來幾日成交量是否回升。
目前美元指數偏弱,台幣轉強來到32.4元,外資未歸隊,台股加權指數在國安基金護盤與限空令持續的政策下,極力守住萬九關卡。
4/2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之後,股債雙跌,債券殖利率飆升,不利於發行新美債,川普不得不暫緩對等關稅90天,降為10%的稅率,市場情緒稍微緩和,由於各國談判進度尚未明朗,美國在海外的企業,除了中國以外,紛紛開始搶貨、拉貨,以減少未來關稅的衝擊。
事實上,在4/2對等關稅宣布之前,台灣企業已迎來一波拉貨潮,寫下三月出口495億美元的成績,創下歷年新高,同時也帶動首季出口金額達1295.8億美元,也是單季歷年最優,主要受惠於AI高效能運算出口強勁,及企業對於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紛紛提前拉貨衝高第一季營收。
半導體關稅 不確定未爆彈
川普在4/11宣布對等關稅豁免清單,包括筆記型電腦、伺服器、平板電腦,手機、印刷電路板、智慧手機、記憶體等,然而,這只是暫時的豁免,5/7將完成半導體國安調查,包括從傳統晶片到先進製程晶片(如先進節點)、半導體基板與裸晶圓(bare wafers)、微電子組件,以及各式半導體製造設備與其零組件,上述產品可能再被納入半導體關稅,可能讓台股再度陷入利空。
諸多不確定因素之下,迫使廠商再度備貨、拉貨,法人指出,川普暫緩對等關稅90天,這段時間的拉貨將為企業第二季營收提供支撐,近來台廠到急單的消息頻傳,有業者指出收到客戶要求可存有多少出多少,力拚在美國全面開徵對關稅時完成出貨。
盤點拉貨受惠股,最看好的就是記憶體。隨著三星、美光停產DDR 4,轉攻DDR 5及高階HBM,釋出的DDR 4產能正好被台廠撿到。
拉貨受惠股 首推記憶體
在減產效應及AI伺服器帶動下,DREAM價格已穩止跌,TrendForce 就預估,近期關稅政策反覆提升記憶體採購動能,第二季 DRAM 價格漲幅約達 3-8%,較上季分別下跌 8-13%出現明顯反彈,也帶動相關記憶體族群走勢強勁,NAND Flash也是同樣情況。
不過,要注意的是,這波價格的漲勢,可能僅限於第二季,因為90寬限期改變了傳統發貨的季節模式,下半年度記憶體的價格變化,仍要看關稅最終的走向。
近期內南亞科(2408)、品安(8088)、創見(2451)、威剛(3260)等股價都有表現,尤其南亞科技術線型上已打出W底型,創見形成V轉,後續的動能值得留意追蹤。
PC及筆電拉貨 Q3不明朗
其次是,PC及筆電,川普關稅大刀砍亂全球供應鏈,近期美國銷售業務站比重的品牌如蘋果、戴爾、惠普湧現拉貨潮,ODM廠直上空運、加速出貨,台ODM廠位於泰國、越南的非中主力筆電產線近一個月來持續趕單的情況未停,可望帶動包括廣達(2382)、仁寶(2324)、鴻海(2317)及英業達(2356)、緯創(3231)等台ODM廠之筆電出貨動能。不過,這一波拉完之後,第三季出貨能見度也將趨緩,變得不明朗。
另外,研調機構Counterpoint統計,中國目前是iPhone最大的製造基地,占比高達80%。不過近期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大刀下,中國將被課徵145%關稅,也造成全球智慧型手機供應鏈的重大影響,加速蘋果在印度、越南等關稅較低的地方出貨。
根據IDC的數據,蘋果iPhone今年1月到3月出貨量增加到5,790萬支,高於去年同期的5,260萬支,出貨激增10%,不全然是市場需求突然大增,因為蘋果自己也急於囤貨,以抵銷來自中國大陸商品要被課高關稅的影響。
進一步來看,手機已在對等關稅的豁免清單之內,第二季是蘋果手機製造、備貨的望季,IPHONE 17即將在九月亮相,這都會加速蘋果在90天內拉貨、備貨。
海運與航空股 利多利空雜陳
另外,對等關稅出爐,市場原本以為會出現搶艙、暴艙、漲價的效應,由於中國及東南亞各國到課徵高關稅,美國貿易商對亞洲進口商猶豫不決,尤其是中國被課徵245%關稅,砍單甚為嚴重,造成運力過剩,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亞洲至北美的運力取消大約20%,運價也隨之下修,使得航運股如長榮(2603)、陽明(2609)股價急拉之後下跌。
貨櫃運價雖然下跌,空運卻大有可為,傳出亞洲往北美的價格喊到每公斤 500 元的天價,目前也有很多零組件業者以空運處理急單,華航(2610)3月營收173.24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其中,貨運收入58.97億元年增近27%,長榮航(2618)3月營收182.24億元,也呈現年月雙增,後續的拉貨,也值得留意追蹤。
更多精彩內容 就在 [理財周刊1287期] 👈點紅字看更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