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七娘媽生 東螺天后宮「契子」「脫絭」答謝保佑之恩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1-08-15 10:35

農曆七夕情人節,也是「七娘媽生」,位彰化縣東螺開基祖廟天后宮七娘媽會,14日舉辦「做十六歲」,供桌上有信眾所準備雞冠花及胭脂水粉、梳子、鏡子及糕餅,也有七娘媽最喜歡的梳妝檯,來自各地的家長帶著年滿16歲的兒女向七娘媽上香、獻金、獻花、獻胭脂,感謝七娘媽庇佑他們健康成長,並鑽過七娘媽梳妝檯。

彰化縣東螺開基祖廟天后宮七娘媽會是由一群家庭主婦組成的,來自南投縣的簡姓富人說,「做十六歲」習俗是由外婆家得為初長成的16歲青少年「轉大人」,備有各種禮品及祭品,再到七娘媽廟等廟宇參拜鑽過神桌,焚燒「七娘媽亭」,象徵孩子出「鳥母宮」,長大成人了。

農曆七夕七娘媽生 東螺天后宮舉辦「做十六歲」答謝保佑之恩

農曆七夕七娘媽生 東螺天后宮舉辦「做十六歲」答謝保佑之恩



七娘媽生,需準備五牲、七碗甜竽、紅龜糕,配上數朵雞冠花和千日紅及胭脂水粉、梳子、鏡子,最重要的是油飯及麻油雞,這樣才算禮數周全。又據說七娘媽喜居華麗的樓房,並注重梳妝打扮,所以會準備七娘媽亭盛祭,祭祀後燒紙錢、經衣,同時將七娘媽亭焚燒貢獻。



北斗東螺開基祖廟天后宮副主委黃旗旺說,農曆七夕「做十六歲」,是古老的傳統成年禮,東螺天后宮供奉有七娘媽的神像,是全臺少有的,今年因疫情也採縮小規模及簡化方式。



東螺天后宮舉辦「做十六歲」活動,有來自臺中、南投、臺北等縣市的家庭,為感謝七娘媽的庇佑,今年因疫情影響,廟方也將活動縮小規模辦理,黃旗旺說,供桌上有七娘媽的神像(七尊)及婆姐,也有花公花婆供信眾換花所膜拜。



「做十六歲」活動在下午二時過後進行,由家長帶領成年禮生向七娘媽上香、祭拜,同時由父母親抬起「七娘媽亭」囑咐孩子由底下鑽過,或匍匐爬過「七娘媽」的(梳妝檯)神桌,男孩子從右邊,女孩子從左邊連續穿越三次,即被視為成年,象徵孩子已經長大,可以分擔家務及擔負起社會責任。

換絭、脫絭在「做十六歲」活動是相當慎重的,廟方會以古銅錢,串紅線為「絭」,掛在幼童脖子上,這在民間稱為神的「契子」,有如母子一般親近。直到16歲成年,在該年七娘媽生這一天「脫絭」,取下古銅錢紅線,拜麻油飯、麻油雞等,答謝多年來的保佑之恩。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