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永續發展總動員 創意綠點子為地球生態做出貢獻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0-10-27 10:45

應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清華大學本週舉辦研討會、專題論文競賽等一系列活動,並邀請學生提出永續校園實踐方案,共徵集上百個包括利用廢保麗龍淨化半導體業廢水等「綠點子」。清華大學副校長兼永續長戴念華指出,永續發展的種子將深植在每位清華師生心中,善用研究專業,為台灣社會及地球生態做出貢獻。

聯合國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包括綠色能源、淨水及衛生、消除貧窮、中止飢餓、促進健康及福祉、優質教育、性別平等、產業創新等。



由清華師生提出的永續發展實踐方案本週在清華大學旺宏館一樓展出。活動還設計一面「種子計畫」牆,牆面上每個方格內都有一張種子紙,參與者可將種子帶回種植,並翻面寫上自己的永續想法及理念,當全部方格都翻面、由白變藍,就會拼成大大的「17 SDGs」字樣。

清華學院執行副院長林福仁是這次清華永續發展週的策畫人。他表示,永續發展週以「清華永續,17執行」為主題,除舉辦研討會,還包括學生研究專題海報競賽、教師研究教學成果徵集、學生永續發展實踐成果展及智慧校園創意發想競賽,師生參與十分踴躍。此外,也發動教師審視課程及研究,看看對應哪些聯合國永續目標,並進行標註,希望教師將永續理念融入日常的教學及研究中。



清華大學化學所碩士生林岩廷、胡育豪等,就在教授凌永健指導下,以「以廢減廢」的概念,利用廢保麗龍來淨化含砷的半導體產業廢水,也參加了此次的學生研究專題競賽。這項研究正對應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的淨水、產業創新、負責任的消費及生產模式等3項目標。

胡育豪說,目前手機裡的訊號放大器及汽車自駕系統普遍使用砷化鎵晶片,邁入5G通訊時代後,砷化鎵半導體需求更高,但它產生的廢水卻很難處理。團隊運用廢保麗龍研發出新型的金屬吸附材料,可以將廢水中砷的濃度從每毫升11000微克降到5微克,節省7成的處理成本,「無用的保麗龍也搖身一變成為『白金』,同時處理兩種難纏的廢棄物。」



清華大學動機所碩二生陳品璇也參加了學生研究專題競賽。她在教授王玉麟指導下,完成使用唾液就能在5分鐘內快速篩檢新冠病毒晶片。研究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的促進健康及福祉目標。

陳品璇說,新冠病毒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核衣殼蛋白」,她先將對應這種蛋白質的抗體鑲嵌在晶片兩端,接著將唾液滴在晶片上,插入讀卡機。如果受檢者感染了新冠肺炎,抗體就會像磁鐵一樣吸引核衣殼蛋白,進而造成電流訊號改變;且病毒濃度愈高,電流訊號差愈大。未來將一步開發出民眾自行在家即可操作檢驗病毒的設備。



除了研究專題,清華大學也鼓勵學生拿出實際行動來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橫跨經濟、化工、人社系所的學生謝燿聰、莊荃華、林煜舜、李若嘉共同設計了一組帶領玩家深入了解新竹舊城區文化的實境解謎遊戲──「押箱犯」,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的永續城市與社區等目標。

清華經濟系大三生謝燿聰表示,這款取自新竹知名在地美食「鴨香飯」諧音的遊戲共有7關,玩家必須帶著遊戲盒內提供的圖卡等線索從長和宮出發,走訪長安街、北門街、城隍廟、東門城等地。以長安街的關卡為例,玩家必須辨識道具包中的香茅、雞屎藤、山苦瓜等草藥,對應長安街上歷史悠久的青草鋪,才能解開謎題。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