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把肛門廔管當痔瘡 醫師:不作處理反覆感染恐惡化成肛門癌

記者吳仁傑/台南報導 2020-04-29 12:38

衛福部新營醫院外科醫師王心泰。

許多民眾錯把肛門廔管所出現的症狀當成痔瘡,以為廔管都是因為痔瘡發炎所引起的,所以又稱之為"痔廔"或"痔漏",新營醫院王心泰醫師表示,其實肛門膿瘍與肛門廔管都是由於肛門隱窩腺體因細菌感染化膿所造成,急性期稱為肛門膿瘍,慢性期就叫做肛門廔管,換句話說,廔管的前身也就是肛門膿瘍。

最新研究顯示,這類疾病通常好發於30~50歲的中年男性,平時飲食愛吃辛辣油炸燥熱的食物、長期熬夜工作或是作息不正常,時常火氣大、容易便秘或腹瀉,加上肛門衛生習慣不佳等多重原因所造成,因此呼籲有這些不良習慣的民眾,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每日規律作息並適度的運動。

王醫師提醒,根據統計,約有一半的肛門膿瘍患者在數個星期或數個月之後,會從肛門膿瘍發展成肛門廔管。肛門廔管是膿瘍與肛門附近皮膚之間的小通道,內開口通常位在直腸內,外開口則在肛門周圍皮膚。若形成廔管,在肛門附近的皮膚通常會摸到有索狀結節硬塊或是發現伴有膿性分泌物的開洞。肛門廔管若不作處理,往往會反覆出現感染化膿情形,之後廔管就容易出現分支,造成多處外開口,形成複雜型的肛門廔管,造成處理上的困難,甚至有個案因長期反覆發炎,最後造成肛門潰爛長出腫瘤,惡化成肛門癌。

呼籲民眾如果發現有肛門疼痛、腫塊、化膿或不適等症狀時,建議應立即就醫尋求專業的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協助,千萬別以為只是單純痔瘡發作而輕忽病情,也千萬不要誤聽信那些沒有醫學根據的坊間偏方、祖傳秘方或是電台廣告介紹,以免造成肛門損傷的後遺症,因而後悔莫及。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