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胃食道逆流 應從生活習慣著手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2019-09-26 17:58

改善胃食道逆流,應從生活及飲食習慣著手。(示意圖中人物與本文無涉/羅東博愛醫院提供)。

胃食道逆流已成國人普遍的症狀,時間一久恐會增加罹癌機率,不可不慎。羅東博愛醫院醫師提醒民眾,胃食道逆流雖可透過藥物治療,但仍必須從生活習慣著手。

依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每4個人就有1位是胃食道逆流患者,臨床上也發現,幾乎全年齡都可發現病例。宜蘭就有一名16歲的少年,經常胸悶、喉頭有異物感,總覺得身體不適,甚至大考當前,也無法好好睡覺及專心準備課業,家長原以為是心臟疾病,帶往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就醫,經詳細檢查並轉診至胃腸肝膽科後,才發現是胃食道逆流。

胃腸肝膽科主任林峰年醫師表示,大多數人可能被廣告誤導,以為胃食道逆流的原因僅來自胃酸過多,吞食胃藥抑制胃酸就好,其實並不完全正確,有時依賴成藥可能更容易讓症狀反覆出現。

導致胃食道逆流的原因,除了「胃酸過多」外,重點還是要放在「逆流」,必需考量是否食道括約肌或橫膈肌太鬆、胃內壓力大(如:病人較肥胖)、胃排空能力不佳(如:消化不良)或神經敏感等因子。以神經敏感來說,在胃中,胃酸一日會濺起、逆流約數十次,健康的食道並不會因此受到傷害,但若是敏感性食道,食道黏膜就可能因此被破壞。

胃食道逆流典型的症狀包含:胸口灼熱(俗稱火燒心)、喉頭異物感、喉頭與口腔感覺酸酸的、胸悶等;非典型症狀則有:胸痛、乾咳,甚至氣喘。若忽視胃食道逆流,任由食道黏膜反覆經歷破壞與修復的過程,時間一久則會增加罹患巴瑞氏食道癌的機率,不可不慎。

林峰年提醒民眾,胃食道逆流雖可透過藥物治療,但必須從生活習慣著手,除了要緩解生活壓力源、避免暴飲暴食及三餐不正常、避開咖啡、甜食、油炸食物與奶油等刺激性飲食外,餐後更不要立即平躺,以免造成胃內壓力過大。同時也建議少量多餐、控制體重、避免消夜,若有胃食道逆流症狀,應積極就醫,以免依賴成藥而喪失對症下藥的機會。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