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醫利用AI與生醫影像資料 輔助判斷促進醫病關係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19-08-22 00:16

隨著資訊工程快速的演進,硬軟體光速般的進步,智慧醫療與精準醫學已是這一波醫療4.0變革中不可避免的醫學挑戰與改變主軸。心臟血管內科的研究只是其中之一,成大醫院從完整的院內心臟血管影像系統中整理出數千筆心臟超音波資料,在心臟血管內科蔡惟全教授與資訊長蔣榮先教授的指導下,黃睦翔醫師將人工智慧輔助判斷心臟超音波心臟是否異常收縮的精準度提高到8成6。

本身為心臟血管內科教授的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劉秉彥主任認為,即使是資深的臨床心臟科醫師,有時也要小心花上20-30分鐘仔細判斷,此項研究對於人員訓練與輔助剛入門的醫師或技術員,將相當有幫助,此研究在2019年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獲得青年醫師獎,黃睦翔醫師也準備在今年巴黎的歐洲心臟學會上報告,為國爭光。

成大醫院主要執行「生醫大數據資料庫」的劉秉彥主任表示,在門診面對電腦螢幕上密密麻麻的電子病歷資料,好像面對螢幕的時間太多了,感覺給病人溫暖的眼神太少。因此,他認為,在保留促進AI智慧醫療發展對病人疾病的醫療更有利的同時,透過醫病共享決策的機制,讓醫師在準備說明的過程中能夠投注更多的時間在對病人的思考上,讓醫療仍保有、貼近人性,在「醫院無牆化、生活智慧化」的目標下,一起暖化嚴峻的醫病關係,重啟精準少傷害的醫療走向。

有鑑於此,劉主任也邀集了神經內科專攻腦中風的的陳志弘主任、宋碧珊醫師及心臟血管內科心律不整專家李柏增醫師組成「腦心團隊」,在資訊室協助下,挑出有心房顫動的一群高危險度產生急性腦中風的病患,資訊系統適時給予凝血用藥有效性與安全性的客觀評估,讓成大醫院治療比例提高了將近6成,給了病患更多的保障,也讓醫師多些時間來跟病患有討論與分享治療決策的時間,在全國醫策會2019智慧醫療競賽中獲得評審團給予”標章”的榮耀。

劉秉彥主任也指出,成大醫院在新上任的沈孟儒院長的帶領下,有感於AI智慧醫療的巨大挑戰,鼓勵許多科部的醫師在忙碌的醫療工作之餘,也投入臨床需求的腦力激盪,與產業界人士相互合作,並由資訊人員先從醫院的電子病歷系統來變革,包括心臟血管科、腫瘤學科、神經內科、放射腫瘤科、婦產學科、急診科、重症內外科等,都有各自不同面相的主題在進行。

劉秉彥主任表示,未來成大醫院將持續舉辦「智慧醫療研討會」,8月24日成大醫院將首次舉辦,將醫療、學術、產業界交叉融合,在交互闡述中得到共識與方向,才能更接地氣,運用於實際,並期許有更多的人一起加入,一起打造無牆化的醫療世界。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