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北機場老故事系列六之五 首座飛行場一度淪為「放牛場」

記者楊基山/宜蘭報導 2019-07-10 17:44

左上:張焰灶耆老。左下:陳火茂耆老。右上:南機場在日本投降後已鮮少使用。右下:北機場舊址員山鄉公所決定重新規劃。(圖/楊基山)

北機場是宜蘭地區首座飛行場,興建之前,日本航空株式會社台北分社長淺香良一曾來現地視察,還稱場址的土質佳、排水良好,地勢低平又鄰近宜蘭市街,具有發展商業航空的優良條件,不料啟用後,卻因鄰近宜蘭河遇大雨就會淹水,且常積水不退,造成停航,期間一度淪為「放牛場」,耆老張焰灶說,每天有5、60隻水牛在此野放。

家就住在北機場旁的張焰灶,那時7、8歲已學會放牛,沒有飛機起飛的機場,雜草叢生,成了牛隻最好的覓食區,他說,宜蘭河兩岸的農家,紛紛將水牛牽來野放,日本政府派駐的兩位守衛,因管理範圍太大,無可奈何下又擔心牛糞充斥場區,只好自製木箭射擊來驅趕牧童,惟僅是嚇嚇大家而已,並未達傷人地步。

委實「放牛吃草」的時間也不長,重新開航的北機場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立即被徵調為軍用機場,因跑道長度關係,該處起降的都是比較小的飛機,到了末期美軍轟炸台灣,三座機場同時成為重要目標,張焰灶表示,還有印象機場附近被炸成一個個大洞,日方很快動用民工填補,若是晚上來空襲,也會漏夜施工,以免影響飛行。

太平洋戰爭期間,美機臨空轟炸北機場是附近軍民共同的記憶,這符合徐強德三姊弟日前提及在現今的蘭竹新村內,那段以小溝渠上的未爆彈當橋過的有趣說法,而終戰前後一直與機場共生的張焰灶,也仍有美軍殘留炸彈的相同印象,他強調不只一顆而已,尤其炸彈擊地後形成的大坑洞,一度成為北機場的歷史標誌。

現住在靈鎮廟旁的耆老陳火茂也對北機場遭到轟炸一事,記憶深刻,他說,那時已是高等科學生,有一回美軍的P38前來空襲,投彈後離去,警報一旦解除,附近小孩習慣會利用此時,搶拾遺留的彈片變賣,結果飛機又回過頭來(也可能是第二梯次)投彈,結果宜蘭囡仔沒事,卻炸死了一名日本兵,迄今記憶猶新。

一幕幕戰時的生活印記,依舊清楚迴旋在耆老的腦海中,宛如水霸的閘門般,一旦打開似乎就有說不完親身經歷的故事,這也是北機場的珍貴史料,配合員山鄉公所籌建的休閒公園計畫,理應及早進行更多的口述紀錄,作為未來導覽解說的重點,這將是走過80多年歲月的北機場,開創第二春的最大意義。(待續)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