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尿要注意 恐是腎臟病的警訊

記者吳仁傑/台南報導 2020-07-16 10:39

柳營奇美腎臟科黃于恬醫師。

台灣是世界有名的洗腎王國,泡泡尿就是腎臟病的警訊之一,日前一名56歲的蔡先生,過去沒有任何慢性病病史,平日也沒有服用任何藥物,因為呼吸喘來到急診就醫,經抽血檢驗及胸部X光檢查,發現其腎臟功能已經很差,且有急性肺部積水的情形。詢問後發現病人已經有泡泡尿好一段時間,但沒有其他特殊的症狀,經緊急血液透析治療後,呼吸急促情況慢慢改善,但是腎臟功能並沒有明顯恢復,因此需接受長期規律的洗腎治療。

柳營奇美醫院腎臟科黃于恬醫師表示,不是所有泡泡尿都是有問題,關鍵在於分辨尿液中的溶質是否存在蛋白質,也就是蛋白尿,因為在正常生理情況下,如尿液速度較快、溶質濃度較高而改變尿液的表面張力,小便時可能會出現泡泡;此外在發燒、感染或運動導致腎臟過濾通透性改變時,亦會造成暫時性的蛋白尿,通常會在引發因素消失後隨之消失,民眾不用太過於緊張。

另外,也有可能是好發在年輕男性、良性的「姿勢性蛋白尿」,與活動和站立有關,躺著時即不會有蛋白尿發生,通常隨著年紀增長後逐漸改善。但若是蛋白尿伴隨水腫、高血壓、疲倦等其他系統性的表徵,就應進一步檢查來分辨小便形成泡泡的原因。黃于恬醫師在說,臨床上最常造成蛋白尿的原因是糖尿病腎病變,台灣洗腎病人有四成以上是因糖尿病腎病變惡化導致末期腎病變,比例相當高,而且糖尿病病人出現微量蛋白尿的時間往往比腎臟功能惡化的時間早,心臟疾病產生的機會也會因微量蛋白尿出現而上升。

黃于恬醫師建議,糖尿病腎病變的病人應該要更積極地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壓,採取低蛋白飲食,並定期做尿液及腎臟超音波檢查,而有抽菸習慣的病友們則請務必要戒菸,早期發現蛋白尿,並早期介入治療,就可以改善腎臟病的預後及生活品質。總之,不論是泡泡尿或是蛋白尿,都有異常或是正常的可能性,不需要過度緊張,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最重要的是若持續未改善,則需儘快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