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赤蛙野放有成果! 自我繁殖族群被發現

地方中心/台北報導 2022-05-26 07:00

野放的臺北赤蛙在野外環境適應良好並有機會建立自我繁殖族群(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梅雨季節總是讓最近天氣濕漉漉,不過正因為近幾天的間歇大雨,研究團隊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內的水域環境,聽到了臺北赤蛙「百蛙爭鳴」的盛況,甚至在生態池水中發現繁殖的卵塊,帶回孵化後確認是野放個體所產下的幼體,證明牠們在野外環境適應良好並有機會建立自我繁殖族群,更在今年發現野放個體有爭奪地盤行為,這個消息展現了臺北赤蛙野放計畫的小小成果。

由於臺北赤蛙在臺灣屬珍貴稀有物種,為了讓臺北赤蛙能順利回到域內環境建立族群,臺北市立動物園自106年開始,每年都在動物園內野放圈養繁殖的臺北赤蛙,109年嘗試將剛從蝌蚪變態上岸的幼蛙,野放到園內的水域環境。由於臺北赤蛙沒有明顯的外鳴囊,叫聲是單音細小的「嘰」並不容易聽見,但在去年5月大雨過後,研究團隊在濕地生態池,聽到上百隻臺北赤蛙的叫聲,在水池中發現了疑似臺北赤蛙繁殖的卵塊,經過研究團隊帶回孵化,證實正是臺北赤蛙所產下的卵粒。當人工照養的臺北赤蛙胚胎發育成幼蛙時,研究團隊會立即將牠們野放到生態池自行生活,而今年(111年)首次幸運記錄到雄性臺北赤蛙爭取地盤時所發出的短促音,及為了佔領最佳求偶鳴叫位置的畫面,代表族群正穩定的發展中。

動物園表示,梅雨季是野外臺北赤蛙開啟繁殖季的條件,同時也是臺灣家白蟻、黑翅土白蟻的婚飛出沒時間,因此透過觀察白蟻,也可以用來對照推測臺北赤蛙的繁殖狀況。在野外各種0.5-2公分昆蟲都是成蛙的可能食物,比如像是蠅蚊類、蝗蟲蟋蟀、螞蟻都是牠們主要的食物結構,而現在梅雨季節出沒大量的白蟻,就好比大自然中的自助Buffet,能夠讓臺北赤蛙成蛙飽餐一頓。

動物園說,這幾年研究團隊在動物園內持續監測的過程中,因為享有地利之便,能更密集的監測臺北赤蛙族群,也觀察到以往未曾在野外見到的行為,動物園內參與臺北赤蛙保育計畫的成員都很感動。看到圈養繁殖的第4、5代在生態池生活的第2年,不僅族群數量維持得很好、體態也很飽滿,是這幾年來不斷努力復育臺北赤蛙計畫,絕佳的反饋,讓研究團隊相當振奮。在評估適合的棲地裡,野放人工繁殖照養的臺北赤蛙,希望牠們能夠建立起自我繁殖的族群,透過域內及域外保育技術的整合,讓臺北赤蛙能早日重返野外棲地。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