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 皮膚這癢那癢讓人癢不欲生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2-05-23 13:25

春夏季節交替,進入了綿綿細雨的梅雨季節,21歲的謝小姐,雙手的肘窩處因反覆抓癢造成大片紅疹,且因奇癢難耐,到藥局買了藥膏回家擦,但效果並不理想,也因為過度抓癢的情形下,患部產生一些分泌物,讓謝小姐困擾不已,因此到和長庚醫院聯盟的大里仁愛醫院皮膚科顏璽醫師門診。經問診與皮膚檢查後確認為異位性皮膚炎,顏璽醫師給予抗生素及藥膏處治與衛教謝小姐每天使用潤膚劑保濕皮膚後,病情明顯改善。

大里仁愛醫院顏璽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並非只看病人當下身上的病灶就能快速回答,而是需要詳細詢問個人病史、家族病史並進行詳細的皮膚理學檢查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早期 Jon Hanifin 與 Georg Rajka 兩人提出的診斷標準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其中包含4個主要條件與23個次要條件。而要診斷出異位性皮膚炎,必須符合至少3個主要條件與3個次要條件。

主要條件裡除了皮膚搔癢,還需有典型的皮疹型態與分佈。另外皮疹一般會有慢性或是復發性的特徵,且病人本身或是家人同時有其他的異位性體質病史,例如過敏性鼻炎或氣喘。其他常見的次要條件包含眼眶暗沉、皮膚乾燥、乳頭濕疹、唇炎等,都是可以用來協助診斷的症狀。

顏璽醫師說,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理機轉牽涉到多樣的因素,包含基因、環境,還有免疫系統的失調。皮膚屏障 (skin barrier) 功能的受損在異位性皮膚炎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皮膚屏障的水分流失與屏障脂質減少,加上異常發炎的免疫系統,會導致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症狀與搔癢。因此,治療必須針對皮膚屏障受損做修復與發炎的控制。

顏醫師強調,市面上有許多皮膚的潤膚劑 (emollient) 產品可選擇,適合的潤膚劑必須要有足夠的保濕效果、不刺激皮膚、並且好使用,方便病人納入日常的護膚保養流程 (skin care routine)。除此之外,了解不同潤膚劑產品的特色也很重要,其中需注意有3種分類: 油膏 (ointment)、乳霜 (cream)、乳液 (lotion)。油膏是油的成份比較多、通常保濕效果強但用起來較黏膩,乳液以水的成份為主,擦起來好推不油膩但是保濕效果較短,乳霜則介於油膏與乳液兩者之間。

顏璽醫師表示不同成份的藥膏會有不同的療效與適合塗抹的身體部位。最常見的為局部類固醇藥膏 (topical corticosteroid),不過病人常反應,停止使用後很容易癢疹復發。使用局部類固醇藥膏必須按照醫師指示,慢慢減少使用次數,且需要搭配潤膚劑的使用才能達到較長久的療效。除此之外,也可選擇不含類固醇的局部鈣調磷酸酶壓制劑藥膏 (topical calcineurin inhibitor) 合併使用。

最後顏醫師強調,一些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可能會需要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口服抗生素、照光療法、或是全身性的免疫調節劑來治療。不僅如此,現在也可透過生物製劑 (biologic agent), 例如dupilumab,或是濕敷療法以達到更好的疾病控制。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領域也持續發展新的治療藥物,像口服的小分子藥物 (JAK inhibitor),例如 upadacitinib、baricitinib、abrocitinib,以及新的非類醇外用藥膏 (PDE-4 inhibitor) crisaborole 均能提供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更多選擇,改善其困擾。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