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長王惠美請示媽祖擇定活動舉辦日期,經過擲筊應允四個聖筊,擇定在國曆5月7日(農曆4月7日)舉辦國際海牛節。圖/記者鄧富珍攝
2022國際海牛文化節活動,23日在芳苑鄉普天宮舉行擲筊祈福儀式,由彰化縣長王惠美請示媽祖擇定活動舉辦日期,經過擲筊應允四個聖筊,擇定在國曆5月7日(農曆4月7日)舉辦國際海牛節。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五番挖」,番挖即為芳苑舊地名,可知芳苑曾經繁華一時,而在芳苑沿海地區的「潮間帶牛車採蚵」是自日治時期迄今仍使用的漁法,由漁戶運用經特殊訓練的牛隻「海牛」,至潮間帶進行蚵田養殖及採收作業,目前海牛僅剩8隻,瀕臨滅失,因此彰化縣政府積極舉辦海牛文化節,希望保存這項傳統漁法。
王惠美表示,感謝媽祖賜茭擇定5月7日舉辦海牛文化節,彰化芳苑海牛潮間採蚵全台絕無僅有,已經被訂為無形文化資產,希望藉由辦理國際海牛節活動,讓更多人了解海牛文化,歡迎所有鄉親一起到芳苑體驗全世界特有的無形文化資產,觀賞海牛走潮間帶的不同體驗。
海牛文化節今日在芳苑普天宮向媽祖請示,擲筊擇定舉辦日期。圖/記者鄧富珍攝
縣府農業處長邱奕志指出,隨著社會變遷,機械化的採蚵車(牡蠣搬運機)已日漸取代牛車,潮間帶牛車採蚵有瀕臨滅失的危機,目前芳苑海牛僅剩下8隻,2016年將「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登陸為無形文化資產,搭配芳苑獨一無二的潮間帶景觀,將芳苑地區濱海地區發展成具富含獨特文化的觀光地區。
芳苑地紅樹林海空步道,全長1公里,以高於高潮線近2公尺高度,方便遊客穿梭紅樹林,近距離觀察萬歲大眼蟹、彈塗魚、海茄苳、水筆仔等生態,有機會還能看到小白鷺、黃頭鷺等鳥類,配合當地的海牛文化及周邊普天宮、西華宮宗教文化,打造多元觀光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