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麻兒長期肢體不協調 物理治療師曝治療關鍵

記者黃村杉/新北報導 2021-10-26 17:19

現年2歲的小明從出生就被診斷為腦性麻痺,從小就有肢體張力異常的症狀,長期持續的肌肉收縮造成肢體僵硬、肌肉無法放鬆,就連翻身、坐穩等動作都很難達成,更別說要奔跑玩耍,直至參與輔以達治療後才得到明顯改善,現在小明不僅能順利完成翻身,也能短暫雙手撐地坐著,就連發聲與吞嚥的能力都有進步,未來可望能更穩定地站立及行走。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復健科廖芷芹物理治療師說,3歲前是腦性麻痺兒童的黃金治療期,之後隨著年紀增長,動作發展會逐漸趨緩或到達平原期。小明的年紀小,理解力與配合度較差,如何鼓勵小明配合大人的指示並進行大量且正確的練習動作,對於治療師與陪伴醫療的父母都是考驗,但能越小就接觸治療,對未來的發展越好,日常多安排不同的動作遊戲,每天3-4次的自主練習,搭配物理治療與適當的輔具促進動作發展,可增加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練習各種動作的機會與提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參與度。

小明媽媽同意讓小明接觸輔以達治療後,小明以趴姿、仰躺、側躺等不同姿勢,被按壓四肢軀幹刺激點,引發潛藏的非自發性及重複性的反射性動作,如雙腳交替踢腳等動作,藉此增加身體主動出力的程度及誘發出平常較少出現的主動動作模式。廖芷芹物理治療師表示,治療時,小明被限制在固定姿勢下還要出力,一開始常出現哭泣、不願配合,但經過鼓勵與幾次的治療訓練,小明也掌握了治療的節奏,不再哭了,且回家也會在父母陪同下,順利完成動作複習。

腦性麻痺通常發生在生產前後孩子有缺氧而導致的大腦損傷,使孩子的肢體出現異常張力進而干擾動作發展,通常嚴重的孩子會在出生後就接受相關醫療介入,除了醫療介入之外,極早期的物理治療介入可以協助孩子的動作及各項發展。

廖芷芹物理治療師呼籲,重度腦性麻痺的孩子出院後即可持續接受物理治療介入,家長在寶寶時期就要留意孩子的成長,若發現孩子習慣長時間停留在某個姿勢、手腳動作少,或替換尿布時感覺孩子動作僵硬、坐爬等發展落後同齡兒童、孩子動作看起來有點奇怪或是感覺行動不協調時,請盡早帶孩子至復健科或早期療育門診進行檢查,醫師診斷若為發展遲緩,會轉介安排物理治療與其他相關評估,規劃全面性醫療方案,例如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等,若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可促進孩子的動作發展,以及促進孩子的日常生活參與。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