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14日遭空頭襲擊,加權指數開低走低,終場指數收在最低並大跌506點,收盤時整體盤面表現,漲幅前三大類股依序為造紙、汽車及紡織,電子相關類股全面下挫,以其他電子類股跌幅最深,整體以傳產類股表現較優,而塑膠類股則由南亞(1303)在業績題材帶動下,量價齊揚撐起類股走勢收紅,且南亞股價開低震盪走高並收高,終場股價逆勢上漲1.8元、收在55.6元,創近8個月來新高。
受美股四大指數重挫連累,台股14日盤面失去主流股支撐,呈現開低走低,終場加權指數下跌506.06點,收在27397.5點,總成交值為6119.17億元。櫃買市場指數也是開低走低,終場指數大跌4.05點,收在256.25點,總成交值為6119.63億元。櫃買市場指數也是開低走低,終場指數亦收在最低的256.25點、下跌4.05點,總成交值為1177.63億元。
盤面上塑膠類股在南亞帶量上攻下,撐起塑膠類股維持在平盤以上,且南亞股價在Q3業績表現大幅成長並且轉虧為盈的表現下,吸引買盤持續介入,股價開低震盪走高,於11時過後股價一度拉上57.1元高點、上漲3.3元,創8個月來新高,雖隨後拉回,但股價仍維持在上1.5元上下區間整理,直至終場股價上1.8元、收在55.6元,成交量為23419張,較前一日減少1.02萬餘張。
理周投研部指出,南亞近期成功朝AI產業供應鏈轉型,並受惠ABF載板等高階電子材料供應出貨量增,挹注營收獲利大幅成長,Q3稅後純益為32.56億元,每股盈餘為0.41元,季增178.8%、年增4000%,呈現由虧轉盈。而自結10月營收為212.3億元、月減4.24%、年減6.71%,累計今年前10個月營收為2167億元、年增1.14%。
截至13日收盤,外資、主力及投信均站在買方,且分別連續5日、6日及2日買超,買超數量分別為75664張、89904張與16775張,僅自營商當日小幅賣超1068張。也因為有內外資力挺買超,南亞股價也11月6日起至14日收盤,以連7日收漲,股價共計上漲14.6元、漲幅超過15.6%。
理周投研部表示,以南亞14日收盤價計算,股價已站上所有均線之上,且自5日線至月線乖離率維持在14.6%至24.6%的偏大區間,顯示目前股價有過熱現象,短線操作建議先觀望不宜追高,待股價拉回時整理時,再尋找適當買點進場,做中長線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