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祭出穩經濟手段!投資未來該如何因應?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2-09-20 19:00

中國貨幣政策正與美國引領的全球升息潮背道而馳,由此形成的收益差異,為國際資金移動和全球固定收益投資人帶來巨大影響。

當通膨壓力迫使全球大部分地區升息,中國則另闢蹊徑步上降息之路,並預留進一步寬鬆空間。人行於8月下旬出乎市場預期的作出今年第三次降息,主要基於中國房地產市場轉弱、消費疲軟、且防疫封禁措施等因素,導致其經濟成長持續放緩。同時,海外需求持續疲弱也對中國經濟前景構成壓力。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人王陶沙指出,有別於歐美正面對高通膨環境,中國受惠於通膨維持在3%以下,因而有可能優先恢復經濟成長。今年第二季,中國10年期公債收益率是十多年來首次跌至低於美國10年期國庫券收益水平,且兩者利差已擴大到超過60點。利差擴大似乎將削弱境內中國主權債對全球投資人的吸引力,但現況不盡如此,因考慮到相關債券經通膨調整後的實際收益率,以及中國與境外廣泛地區不同的宏觀經濟背景。

此外,中國在短期內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偏高,這將支持境內債券表現,也增加人民幣兌美元的匯價貶值壓力。今年以來,中國的寬鬆貨幣政策對提振企業借貸需求及恢復商業活動成效並不顯著,為日後推出更多更大力度的寬鬆政策埋下伏筆。然而,預期中國不會如各主要已開發市場,在經濟受疫情拖累放緩後,推出超大規模的貨幣或財政政策刺激經濟。

目前歐美經濟走向與中國截然不同。持續飆升的能源價格、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以及疫後大規模刺激經濟措施導致美國通膨過高,而俄烏戰事則將歐洲通膨推至歷史新高。美國和歐元區7月份通膨率分別高達8.5%及8.9%,反觀同月中國居民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僅2.7%。美國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8月份通膨率再次高於市場預期,一度引發市場拋售風險性資產。

中信中國高股息ETF(00882)經理人葉松炫觀察,中國市場先前受風控、河南鄉鎮銀行拿不到錢,爛尾樓,限電等影響,地產與銀行類股表現不佳,在中國銀保監要求銀行及保險機構參與相關機制,推動「保交樓」等抑止爛尾樓,房市銷售趨穩。近期再釋出一系列利多,包括銷售額等基本面改善,針對碧桂園、龍湖、新城、遠洋集團等示範性房企,新發人民幣債券提供擔保和承銷,也進一步提升這些房企的流動性。

葉松炫指出,陸股7月歷經爛尾樓風波相對疲弱,當局透過調降政策利率,包括8月下旬三度下調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及中期借貸便利(MLF)刺激民間投資與消費需求,政府同時加速基礎建設,設立5000億人民幣基建基金投入以新基建為主的建設,可望提振鋼鐵價格回升,挹注中國經濟後市看漲。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人成皓表示,中國處於降息週期,可能導致人民幣兌美元的匯價進一步走弱。即使如此,資金外流不致演變成人行的一大難題,因中國政府可管控跨境資金流,且外匯存底規模高達3兆美元。

從長遠角度而言,隨着中國人口老化,此人口趨勢於未來數十年將對中國中性利率構成下行壓力,意味未來利差仍有進一步擴大空間。然而,短期內市場目光所聚焦的利率調整方向則顯而易見。即中國目前具有不同於全球主要國家的升息緊縮政策,而具低通膨、寬鬆政策、較高實質利率等利多因素。

中信投信表示,今年的總體經濟情勢圍繞四大主題,戰爭、疫情、通膨、升息。俄烏戰爭延續;在中國以外,各國對於疫情的影響接近尾聲,邊境逐漸開放。惟疫情重創中國經濟,但隨著當局祭出一系列「穩經濟」手段,有了政策護城河護體,金融、地產及基建類股可望受惠,投資人可鎖定以中國高息標的為主的ETF,盡早布局,掌握渦輪行情。

截至9月8日,中信中國高股息ETF(00882)規模由2021年底的新台幣243.4億元增加至265.6億元,成長9.1%;總受益人數由年初的109,458人成長至129,349人,成長幅度達18.2%。

【延伸閱讀】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