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攜手聖保祿醫院服務復興區滿20載 鄭文燦肯定落實醫療人權

記者黃家柔/桃園報導 2022-08-05 15:37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承作復興區「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計畫)已滿20週年。

桃園市長鄭文燦5日上午前往龜山區,出席「全國山地離島偏鄉醫療觀摩會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承作桃園市復興區IDS 20週年慶祝大會」。鄭市長表示,偏鄉醫療關係到醫療人權,因此原鄉、偏鄉及離島都需要特別給予協助,為提升偏鄉醫療品質與就醫權益,林口長庚醫院在中央健保署「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計畫)下,與聖保祿醫院合作建置「華陵整合醫療站」,20年來提供原鄉居民一般常規門診、專科巡迴診療、以及24小時急診的服務;統計自99年至今(111)年6月,累計服務超過14萬人次,成為復興區的健康守護者,也是落實醫療在地化的最佳典範。

鄭文燦說明,復興區人口約1萬2,000人,其中約4,000人居住在後山3里(三光里、高義里、華陵里),是偏鄉中的偏鄉,診所普及度不高,居民就醫十分不便。有鑑於此,林口長庚醫院與聖保祿醫院於巴陵綜合行政中心,開設「華陵整合醫療站」提供醫療服務,包括24小時急診、每日3時段之門診及每週3次之巡迴醫療,讓後山的醫療照顧,從過去以緊急醫療與後送機制為主,轉向為健康促進、醫療照護、常規門診及專科門診等,就如同一間無形的醫院,讓長庚的醫療資源得以輸送到後山地區,不但落實就地照顧,亦提升原鄉醫療品質。

鄭市長出席「全國山地離島偏鄉醫療觀摩會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承作桃園市復興區IDS 20週年慶祝大會」。

鄭市長出席「全國山地離島偏鄉醫療觀摩會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承作桃園市復興區IDS 20週年慶祝大會」。

市府近年持續補助復興區更新醫療設施,也提供原民就醫交通補助;此外,因應「遠距醫療」興起,市府也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合作,在復興區設置10個行動通訊基地台及不斷電系統,讓復興區10個里、53個部落的通訊能夠暢通,並優化後山遠距醫療的設備與品質,落實醫療平權,讓後山不至於成為孤島。

鄭市長特別感謝長庚醫院長期以來,投入偏鄉醫療、造福偏鄉居民,市府也與長庚合作執行多項長照計畫,長庚醫療團隊也投入許多研發及創新經費,在醫療技術上不斷精進,包括5G、AI智慧醫療、醫療影像傳輸、醫療大數據判讀、異地協同機制等,是台灣邁向精準醫療與智慧醫療的領航者。

自99年至今(111)年6月,華陵整合醫療站累計服務超過14萬人次,是復興區的健康守護者。

自99年至今(111)年6月,華陵整合醫療站累計服務超過14萬人次,是復興區的健康守護者。

鄭文燦提及,桃園近年人口成長迅速,去(110)年15萬多名新生兒中,桃園就佔2萬人;升格7年多以來,桃園人口增加超過21萬人,使得人均醫療保健經費支出相較其他縣市而言略偏低,因此,他也建議中央未來能以「醫療平權」的角度,調整各縣市健保給付制度,以落實醫療普及化,讓健保制度更加完善。

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全民健保自84年開辦至今已逾20年,有效降低國人的就醫負擔,惟偏鄉居民繳納同等保費,卻無法享有與都市居民相同的醫療保障。因此,健保署自88年起,每年投入約6億元,推動「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計畫),攜手大型醫療機構,將專科醫療資源輸送到偏鄉,補齊基層醫療不足的窘境。

薛部長肯定林口長庚醫院,20年來持續為原鄉提供醫療服務,對守護復興區居民的健康功不可沒,他也期盼IDS計畫配合資訊科技的進步,以及5G網路的普及,得以克服時空限制,落實遠距醫療照護,讓偏鄉醫療服務更加完善。包括立法委員邱泰源、洪孟楷、衛福部長薛瑞元、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長李伯璋、市府衛生局長王文彥、長庚醫療財團法人主任委員程文俊、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等均一同出席大會。

林口長庚醫院與聖保祿醫院建置「華陵整合醫療站」,服務復興區超過20年。

林口長庚醫院與聖保祿醫院建置「華陵整合醫療站」,服務復興區超過20年。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