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也要防汛 北市衛工處提前部署完成整備

地方中心/台北報導 2020-05-03 09:13

防疫也要防汛 北市衛工處提前部署完成整備(圖/台北市政府)

「拼防疫,也要拼防汛」! 即將邁入台灣雨量最豐沛的5月至11月,期間正是梅雨及颱風季節,處理大台北地區每日約180萬噸生活污水的台北市政府衛工處,為預防汛期大雨影響污水下水道系統的正常運作,已於汛期前提前部署,進行防汛情境模擬及實兵演練,除了進行短延時強降雨、颱風豪雨及災害復原等情境模擬外,今(109)年增加了堤外人孔制水閥關閉、止水檔板、抽水機架設、河川地之礫間設備拆除、疏流設施啟動等演練,藉由設備盤整維護,避免暴雨時污水人孔彈跳、氣衝情形,以平時減災、災前防災、災中應變及災後復原4大原則,完成防災整備。

設施管理科長張弘憲表示,當颱風、豪雨來時,大量雨水入滲至污水管線,比平時生活污水增加數倍,當氣象局發布大雨、豪雨特報時,衛工處會24小時監視降雨情形及雷達迴波圖,並預先抽低污水管內污水量,增加管內蓄水容積,並提前於全市12處疏流站(點)完成機組及人員整備待命,以因應即將的降雨,另外衛工處目前已在建置「電腦輔助決策支援系統」結合氣象資訊、水位計、河川水位及水理模型演算等,爭取應變時間,使各疏流站(點)發揮最大功能。

衛工處更進一步表示,北市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已近80%,270餘萬公尺的污水管線漫布在北市各區,大雨發生時,頂樓用戶增建可能使雨水管混接入污水管造成雨、污水混流,雨水混入污水管渠系統,大量的雨污水流經後巷匯流至道路的主、次幹管,使原存留在幹管內的空氣受到大量水流擠壓而宣洩不及,造成人孔內空氣壓力上升,大量的壓力使孔蓋彈脫。衛工處為了顧及路上車輛及行人的用路安全,避免發生人孔蓋氣(水)衝,已將3887座傳統污水人孔蓋更換成符合CNS標準的耐揚壓人孔框蓋,當下大雨時,人孔及陰井內的壓力使人孔蓋上浮最多2公分的空隙,利用「排氣」原理,從空隙排出雨污水及壓力,防止孔蓋位移或彈跳,保障用路人安全。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