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見證宗教血淚 日本隱匿基督教文物列世遺

民視新聞網/謝郁瑩 專題報導 2018-07-13 08:15

全球/見證宗教血淚 日本隱匿基督教文物列世遺

日本第22項世界遺產在上週六誕生,包括長崎和天草地區共12處基督教相關建築,用「隱匿基督教」的名義申遺成功,從4百多年前豐臣秀吉下令禁教,直到明治時代廢除,日本基督徒忍受長達數百年的迫害,當時基督徒為了堅持信仰,被迫將佛像或觀音像當作聖母像膜拜,好躲避幕府的追捕,他們留下大量的隱藏性文物和建築也成為觀光特色之一,現在就帶觀眾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段日本的禁教歷史。

日本江戶時代禁教歷史 成各類創作熱門元素

16、17世紀基督教在日本曾經是禁忌,堅持初衷就必須付出生命為代價,由遠藤周作的同名小說改編,電影「沉默」描述的正是日本禁教時期人性和信仰的抉擇。當時甘冒危險踏上陌生土地的西方傳教士,無法預見,在他們感召之下的信徒之後必須面臨的種種苦難,也沒能預料他們的事蹟和遺物,將在數百年後,被世人所知。



敲響議事槌,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6月30號在中東巴林的會議中,宣布日本九州西部,共12個遺跡和建築,以「隱匿基督教」的名義,共同列入世遺名單,其實日本並非一開始就是基督教的荒漠,1549年耶穌會的西班牙傳教士沙勿略第一次抵達九州鹿兒島,帶來這種全新宗教。在熱衷西洋文化的織田信長、推波助瀾之下,基督教也曾經興盛一時,直到16世紀後半,一紙禁教令,打亂一切。

信奉基督教的地方藩主和信徒,頻頻和日本在地的佛教以及神道教發生暴力衝突,當時掌權的豐臣秀吉便在1587年頒布「伴天連追放令」,驅逐傳教士、並將基督教定為邪教,為之後漫長的宗教黑暗期拉開序幕。

1597年26人在長崎遭到處決,並在數百年後的1862年獲得羅馬教廷封聖,但這群被稱作「26聖人」的殉教者,不過是日本宗教迫害的冰山一角,1610年代開始,創立江戶幕府的德川家康數次下令禁教,並封鎖長崎等港口,失去貿易收入的地方藩主,改向人民增稅,沒想到意外引爆動亂。



天草事件讓幕府全面鎖國 嚴禁傳教士入國境

1637年,當時年僅16歲的天草四郎率領數萬名基督徒起義,雖然隔年就被鎮壓平息,但這次事件卻讓幕府大為緊張,開始嚴格禁止基督教,更在1633年宣布鎖國,對外禁止所有傳教士進入日本,對內則以「穴吊」等刑罰,威脅信徒「棄教」,要求民眾進行「踏繪」,也就是踩踏聖母像或耶穌像,以證明自己不是基督徒,電影「沉默」的故事,就是發生在這段時期。



虔誠的日本教徒若不想放棄信仰,就只剩下兩種選擇,一個是挺身殉教,另一個就是隱姓埋名,徹底的「地下化」,佛教中的觀音被基督教徒們當作聖母的替身,日本信徒在觀音像刻上十字或讓畫像中的聖母穿上和服,將真正的信仰裹上佛教或神道教的包裝,他們將玫瑰念珠和十字架藏起來,偷偷給新生兒受洗,在不斷的躲藏和偽裝當中形成獨特的「隱匿基督教文化」。

1644年日本最後一位傳教士殉教後,這群無人帶領的基督徒仍代代相承,長達兩百多年,甚至形成自己的聚落,將當初的祈禱文口耳相傳。直到1858年,幕府解除鎖國,再次放行傳教士,1865年一群隱匿基督教的傳人,現身當時啟用沒多久的大浦天主堂和神父接觸,隱匿基督徒的存在震驚梵蒂岡教廷,在歐美的壓力之下,日本明治政府終於在1873年廢除禁教令,為將近3百年的禁教歷史劃上句點。



漫長的黑暗旅程終於來到終點,並在今年獲得世界遺產的肯定,過去種種不為人知的故事這一刻起開始廣為流傳。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