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營奇美醫師講座 余重毅談遠端肱骨骨折

記者邱仁武/台南報導 2016-12-08 17:03

柳營奇美醫院骨科主治醫師余重毅,在醫療講座時以「遠端肱骨骨折」為主題呼籲大家關注。(記者邱仁武/攝)

柳營奇美醫院骨科主治醫師余重毅8日在醫療講座時,特別強調,骨折預後狀況仍然取決於患者本身的骨質、當下撞擊的力道強弱、正確的骨折復位、穩定有效的骨折固定與術後及早的積極復健。若以上的條件具備越齊全,加上與醫師良好配合,就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骨科主治醫師余重毅說,35歲女士日前騎腳踏車時不慎摔倒,由於右上肢直接撞擊地面,當下造成手肘嚴重疼痛及變形,經他診斷是右側遠端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當天接受了骨折復位及內固定手術,就以兩塊鎖定式鋼板從手臂橈側及尺側做夾擊固定,手術後再以輕型熱塑副木保護。患者於手術後第10天開始自主關節活動訓練,且於第四週回歸工作崗位,執行一些暫時不需粗重勞力的工作,在第八週表示幾乎不會疼痛。

余重毅醫師表示,在人體結構上,遠端肱骨位於上臂的末端,是手肘活動的支點,因此容易受到直接或間接的外力而造成骨折。根據統計資料顯示,遠端肱骨骨折年發生率為每十萬人中有5.7人,其好犯族群呈現雙峰年齡分佈,最常見的為60歲以上的婦女,大多是從站立的高度中跌倒;另一族群是年輕成人,多因是交通事故、運動傷害或工傷事故等高能傷害所引起的。並且最常見的骨折模式是關節外骨折,佔整體約40%,其次是關節內骨折,約佔37%。

余重毅醫師說,由於遠端肱骨骨折通常伴隨複雜損傷,可能的情況有骨折粉碎、關節面破裂、軟骨或軟組織損傷,而老年人的骨質疏鬆更可能讓骨折的情形更嚴重。因此,絕大多數身體健康允許的患者都會建議手術處理,除了極少數狀況穩定外,可採取如石膏固定的保守治療,但對於極端骨質疏鬆或原先已存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則可能須考慮全肘關節置換。針對絕大多數的遠端肱骨骨折,手術治療仍然是以開放性復位及內固定方式為首選。

余重毅醫師指出,目前的手術發展已十分成熟,術前的影像檢查,如X光攝影或是電腦斷層掃描來確定斷裂模式,以利提供手術方式的預想建立。考慮的重點除了骨折型態、關節影響程度以及相關軟組織損傷,最理想的方法應提供足夠的手術視野,以允許骨折處的解剖復位(Anatomical reduction),特別是在關節面的部分,以求減少日後活動的受限。

余重毅醫師強調,骨折固定的精神是化零為整,而最開始、也是最重要的步驟為重建關節表面,亦即是關節表面到肱骨軸的剛性固定。固定的方式通常需要兩片鋼板固定,經由平行排列或呈90度垂直的方式,而鋼板的種類可分為傳統鋼板(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t)以及鎖定式鋼板(Locking plate)。相較於傳統鋼板,鎖定式鋼板可以為手術患者提供更好的穩定,讓患者可以較早開始進行關節活動訓練。另外,新式的鎖定式鋼板在近關節處特別設置有2至3個螺絲孔,可以提供全方位各20度的自由角度選擇,讓手術醫師可以靈活運用。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